Citation: | CHEN Zhi-guo. The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of Hanjiang River Watershed from the Qing Dynasty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 (1644—1949)[J].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2017, 16(3): 1-8.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17029 |
[1] |
吴建新.明清广东山区的宗族与山林保护: 以大埔县《崧里何氏族史(七修)》为中心[G]//倪根金.梁家勉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文集.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0.
|
[2] |
关传友.论中国古代对森林保持水土作用的认识与实践[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4(1):105-106. doi: 10.3969/j.issn.1672-3007.2004.01.022
|
[3] |
宋嗣京.埔阳志: 卷1[M]//中国地方志集成: 广东府县志: 辑21.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3: 316-434.
|
[4] |
蔺绣.大埔县志: 卷1[M]//广东历代方志集成.广州: 岭南美术出版社, 2009: 536.
|
[5] |
刘鉴仁.兴宁治水计划[M] //罗香林.兴宁先贤丛书: 第10册.香港: 兴宁先贤丛书校印处, 1977: 3-24.
|
[6] |
王延康.筹浚潮州韩江刍议[M] //韩江治河处.韩江治河处第一期报告表.广州: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1925: 1.
|
[7] |
林纯煦, 何庆功.兴宁县农业调查报告[M] //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广东农业概况调查报告书续编: 上卷.广州: 义昌印务局, 1929: 75-76.
|
[8] |
谢雪影.潮梅现象[M].汕头:时事通讯社, 1935:80.
|
[9] |
李觉, 许纬东.韩江水源林调查报告书[M].广州:广东建设厅农林局, 1931:18.
|
[10] |
雷文铨.查勘韩江水患报告书[M].汕头:韩江治河处, 1922.
|
[11] |
周建新.民间文化与乡土社会:粤东梅县五大墟镇考察研究[M].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2:204-205.
|
[12] |
王之正.嘉应州志:卷1[M].广州: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古籍部, 1991:38.
|
[13] |
王显智.整顿潮州苗圃计划书[M].潮州:潮州苗圃, 1926.
|
[14] |
林纯煦, 何庆功.蕉岭县农业调查报告[M] //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广东农业概况调查报告书续编: 上卷.广州: 义昌印务局, 1929: 53.
|
[15] |
丘实华, 黄廷昌, 徐彦.蕉岭农林现状调查[M] //广东东区农林讲习所.东区农林.潮州: 永昌印务局, 1933: 19.
|
[16] |
饶宗颐.潮州志·水文志[M].汕头:潮州修志馆, 1949.
|
[17] |
朱宝岱.造林刍议[M] //韩江治河处.韩江治河处第一期报告表.广州: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1925: 15.
|
[18] |
萧蔚秋.韩江周岸造林的我见[M] //潮安林场.山林.广州: 广东建设厅农业局潮安林场, 1931.
|
[19] |
陈秉元.为浚韩江事告侨暹父老书[M] //韩江治河处.韩江治河处第一期报告表.广州: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1925: 5.
|
[20] |
饶玉成.皇朝经世文编续集: 卷119[M] //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 第85辑.台北: 文海出版社, 1972: 6332-6333.
|
[21] |
倪根金.中国传统护林碑刻的演进及在环境史研究上的价值[J].农业考古, 2006(4):225-229. doi: 10.3969/j.issn.1006-2335.2006.04.034
|
[22] |
谭棣华, 曹腾腓, 冼剑民.广东碑刻集[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336-906.
|
[23] |
广东省林业志编纂委员会编辑室.广东林业大事记(304— 1987)[M].广州:广东省林业厅, 1994:4.
|
[24] |
李阆中.阴那山志[M].程志远, 增订.广州: 广东旅游出版社, 1994: 330.
|
[25] |
崧里何氏族史修编工作委员会.崧里何氏族史[M].大埔:崧里何氏族史修编工作委员会, 1996:1189-1191.
|
[26] |
黄玉钊.梅州客家风俗[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2:14-15.
|
[27] |
汕头市林业志编纂委员会.汕头市林业志[M].汕头:汕头市林业局, 1990:174.
|
[28] |
洪先焘.大埔县志: 卷2: 山川志[M]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 第37-38册.北京: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11.
|
[29] |
五华县志编纂委员会.五华县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1:142.
|
[30] |
潮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潮阳县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7:293.
|
[31] |
卢兆鳌.平远县志: 卷1[M] //中国地方志集成: 广东府县志辑21.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3: 19.
|
[32] |
兴宁县志编纂委员会.兴宁县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2:221-222.
|
[33] |
饶宗颐.潮州志:实业志2:林业经营[M].汕头:潮州修志馆, 1949.
|
[34] |
梅州市志编纂委员会.梅州市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9:800.
|
[35] |
蕉岭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蕉岭县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2:196.
|
[36] |
罗振基, 傅思杰.十九年度梅属各县植树运动大会之述评[J].农声, 1930(133):41-58.
|
[37] |
广东省民政厅.广东全省地方纪要:第33编:兴宁县[M].广州:广东省政府民政厅, 1934:58.
|
[38] |
广东省民政厅.广东全省地方纪要:第61编:南澳县[M].广州:广东省政府民政厅, 1934:313.
|
[39] |
杨豫, 李霞, 舒小昀.新文化史学的兴起:与剑桥大学彼得·伯克教授座谈侧记[J].史学理论研究, 2000 (1):143-144. doi: 10.3969/j.issn.1004-0013.2000.01.018
|
[40] |
王子今.中国生态史学的进步及其意义:以秦汉生态史研究为中心的考察[J].历史研究, 2003(1):107. http://www.cqvip.com/qk/81900X/200301/8904776.html
|
1. |
衷海燕,蔡文溢. 民国时期韩江的治理与大型水利工程的兴修.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04): 43-50 .
![]() | |
2. |
张文琴.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近代林业研究综述. 农业考古. 2020(03): 257-264 .
![]() | |
3. |
李盼杰. 生态文明建设的辩证法探究——以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为例.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03): 67-7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