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d search
CHEN Jun-zhi, TANG Xiao-ping. Research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National Parks Protection System in China[J].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2020, 19(1): 1-12.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20006
Citation: CHEN Jun-zhi, TANG Xiao-ping. Research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National Parks Protection System in China[J].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2020, 19(1): 1-12.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20006

Research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National Parks Protection System in China

More Information
  • Received Date: January 19, 2020
  • Available Online: March 05, 2020
  • Published Date: March 24, 2020
  • In this paper we survey and analyze the documents issue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national parks management system. Taking reference from national parks protection, establishment and management experiences in foreign countries and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needs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the current stage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we summarize and propose the protection system of national parks which includes eight key mechanisms, such as building a unified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system, drawing a national development plan with national parks establishment evaluation criteria, innovating the property rights management system related to the assets of natural resources, improving the legal framework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system, creating the management system for the utiliz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establishing the co-construction and co-management mechanism with local communities, exploring the participation and sharing mechanism for all people, and establishing funding channels and funding guarantee mechanism. Based on the review of the progress of domestic research and the results of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10 piloting national park systems, this paper defines the key points and tasks of these systems, analyzes the main challenges at present,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promoting and improving these systems, which will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national parks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1]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EB/OL].(2017-09-26)[2020-02-08]. http://www.gov.cn/zhengce/2017-09/26/content_5227713.htm.
    [2]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EB/OL].(2019-06-26)[2020-02-08]. http://www.gov.cn/xinwen/2019-06/26/content_5403497.htm.
    [3]
    钟永德,徐美,刘艳,等. 典型国家公园体制比较分析[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1):45-51.
    [4]
    贺艳, 殷丽娜.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政策(2006年版)[M]. 上海: 上海远东出版社, 2015: 2-15.
    [5]
    苏杨,胡艺馨,何思源. 加拿大国家公园体制对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启示[J]. 环境保护,2017,45(20):60-64.
    [6]
    陈叙图,金筱霆,苏杨. 法国国家公园体制改革的动因、经验及启示[J]. 环境保护,2017,45(19):56-63.
    [7]
    徐菲菲. 制度可持续性视角下英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和管治模式研究[J]. 旅游科学,2015,29(3):27-35. doi: 10.3969/j.issn.1006-575X.2015.03.003
    [8]
    王丹彤,唐芳林,孙鸿雁,等. 新西兰国家公园体制研究及启示[J]. 林业建设,2018(3):10-15.
    [9]
    郑文娟,李想. 日本国家公园体制发展、规划、管理及启示[J]. 东北亚经济研究,2018(6):100-111.
    [10]
    赵人镜,尚琴琴,李雄. 日本国家公园的生态规划理念、管理体制及其借鉴[J]. 中国城市林业,2018,18(4):71-74. doi: 10.3969/j.issn.1672-4925.2018.04.015
    [11]
    杨阳,唐晓岚,唐芳林,等.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我国国家公园研究进展与展望[J]. 现代城市研究,2019(6):69-77. doi: 10.3969/j.issn.1009-6000.2019.06.010
    [12]
    袁婷,王辉,孙静,等. 国家公园学术研究的进展与思考[J].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16,18(2):142-150. doi: 10.3969/j.issn.1009-315X.2016.02.010
    [13]
    李闽. 国外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对比分析−以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为例[J]. 国土资源情报,2017(2):7-11. doi: 10.3969/j.issn.1674-3709.2017.02.002
    [14]
    陈静,陈丽萍,汤文豪. 美国自然资源管理体制的主要特点[J]. 中国土地,2018(6):36-37.
    [15]
    朱仕荣,卢娇. 美国国家公园资源管理体制构建模式研究[J]. 中国园林,2018,34(12):88-92. doi: 10.3969/j.issn.1000-6664.2018.12.017
    [16]
    吴承照,陈涵子. 中国国家公园特许制度的框架建构[J]. 中国园林,2019,35(8):12-16.
    [17]
    王辉,刘小宇,郭建科,等. 美国国家公园志愿者服务及机制−以海峡群岛国家公园为例[J]. 地理研究,2016,35(6):1193-1202.
    [18]
    吴健,王菲菲,余丹,等. 美国国家公园特许经营制度对我国的启示[J]. 环境保护,2018,46(24):69-73.
    [19]
    苏杨,王蕾. 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相关概念、政策背景和技术难点[J]. 环境保护,2015,43(14):17-23.
    [20]
    秦子薇, 熊文琪, 张玉钧. 英国国家公园公众参与机制建设经验及启示[J/OL]. 世界林业研究, (2019-12-27)[2020-02-08]. https://doi.org/10.13348/j.cnki.sjlyyj.2019.0117.y.
    [21]
    陈君帜. 建立中国国家公园体制的探讨[J]. 林业资源管理,2016(5):13-19,70.
    [22]
    王蕾,卓杰,苏杨. 中国国家公园管理单位体制建设的难点和解决方案[J]. 环境保护,2016,44(23):40-44.
    [23]
    陈耀华. 论国家公园的公益性、国家主导性和科学性[J]. 地理科学,2014,34(3):257-264.
    [24]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EB/OL].(2018-03-22)[2020-02-20]. http://www.gov.cn/home/2018-03/22/content_5276728.
    [25]
    何思源,苏杨,闵庆文. 中国国家公园的边界、分区和土地利用管理−来自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的启示[J]. 生态学报,2019,39(4):1318-1329.
    [26]
    唐小平,张云毅,梁兵宽,等. 中国国家公园规划体系构建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1):5-12.
    [27]
    钟林生,邓羽,陈田,等. 新地域空间−国家公园体制构建方案讨论[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31(1):126-133.
    [28]
    唐小平,蒋亚芳,刘增力,等. 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顶层设计[J]. 林业资源管理,2019(3):1-7.
    [29]
    唐小平. 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及发展思路探析[J]. 生物多样性,2014,22(4):427-430.
    [30]
    韩爱惠. 国家公园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探讨[J]. 林业资源管理,2019(1):1-5.
    [31]
    胡咏君. 国家公园体制与我国保护地资源规制的变革[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126. doi: 10.3969/j.issn.1671-1165.2016.03.013
    [32]
    方言,吴静. 中国国家公园的土地权属与人地关系研究[J]. 旅游科学,2017,31(3):14-23.
    [33]
    郭冬艳,王永生. 国家公园建设中集体土地权属处置情况分析[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5,330(5):21-23. doi: 10.3969/j.issn.1672-6995.2015.05.008
    [34]
    杨锐. 论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六项特征[J]. 环境保护,2019,47(3/4):24-27.
    [35]
    马炜,唐小平,蒋亚芳,等. 国家公园科研监测构成、特点及管理[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2):25-31.
    [36]
    孙鸿雁,余莉,蔡芳,等. 论国家公园的“管控—功能”二级分区[J]. 林业建设,2019(3):1-6.
    [37]
    田野,李江风,汤晓吉. 中国国际保护地资源代表性与国家公园建设[J]. 资源科学,2019,41(3):484-493.
    [38]
    华朝朗,郑进烜,杨东,等. 云南省国家公园试点建设与管理评估[J]. 林业建设,2013(4):46-50.
    [39]
    黄德林,孙雨霖. 比较视野下国家公园最严格保护制度的特点[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8,369(8):38-43.
    [40]
    何思源,苏杨,罗慧男,等. 基于细化保护需求的保护地空间管制技术研究−以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为目标[J]. 环境保护,2017,45(2/3):50-57.
    [41]
    杨锐. 美国国家公园的立法和执法[J]. 中国园林,2003(5):64-67.
    [42]
    张海霞,吴俊. 国家公园特许经营制度变迁的多重逻辑[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3):48-56.
    [43]
    马洪波. 对推进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思考[J]. 青海社会科学,2016(4):47-51. doi: 10.3969/j.issn.1001-2338.2016.04.008
    [44]
    何思源,苏杨,程红光,等. 国家公园利益相关者对生态系统价值认知的差异与管理对策−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建设为例[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1):93-102.
    [45]
    陈丹. 台湾国家公园对大陆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的启示[J]. 林产工业,2015,42(5):58-60. doi: 10.3969/j.issn.1001-5299.2015.05.016
    [46]
    王玉琴. 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及社区发展初探[J]. 甘肃林业(3): 28-30.
    [47]
    黄宝荣,王毅,苏利阳,等. 我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进展、问题与对策建议[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33(1):76-85.
    [48]
    邓毅,高燕,蒋昕,等. 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地方国有旅游开发公司该何去何从[J]. 环境保护,2019,47(7):57-61.
    [49]
    刘某承,王佳然,刘伟玮,等. 国家公园生态保护补偿的政策框架及其关键技术[J]. 生态学报,2019,39(4):1330-1337.
    [50]
    赵凌冰. 基于公众参与的日本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研究[J]. 现代日本经济,2019(3):84-94.
    [51]
    张婧雅,张玉钧. 论国家公园建设的公众参与[J]. 生物多样性,2017,25(1):80-87. doi: 10.17520/biods.2016305
    [52]
    刘克勇,邓泽林. 建立基于公共服务的国家公园体制[J]. 林业经济,2014(4):3-7.
    [53]
    唐芳林. 国家公园属性分析和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路径初探[J]. 林业建设,2014(3):1-8.
    [54]
    袁淏,彭福伟. 国家公园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战略选择[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1):22-25.
    [55]
    戴胡萱,李俊鸿,宗诚,等. 台湾地区国家公园志工管理体系的借鉴意义−以太鲁阁国家公园为例[J]. 野生动物学报,2014,35(4):470-474. doi: 10.3969/j.issn.1000-0127.2014.04.021
    [56]
    汪芳,李经龙. 国家公园体制中政府间职能的纵向配置−文献综述与研究框架[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8,34(12):1751-1755. doi: 10.3969/j.issn.1005-8141.2018.12.019
    [57]
    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对地方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办法》的通知[EB/OL].(2018-06-25)[2020-02-20]. http://www.mof.gov.cn/zhengwuxinxi/caizhengwengao/wg2018/wg201807/201810/t20181023_3052979.html.
  • Cited by

    Periodical cited type(28)

    1. 陈桂首,苏建永,王邓桥,戚剑霞,肖义发. 云南高黎贡山国家公园创建实践探索. 林业建设. 2025(01): 1-7 .
    2. 丁黄昊,吴晓华. 钱江源国家公园自然教育类体验项目参与意愿影响因素调查. 中南农业科技. 2025(02): 205-211 .
    3. 路秋玲,胡绪垚,范琳,贾毅立,谷洁,唐浩文,林颐,刘楠. 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区规划体系构建.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4(08): 514-523 .
    4. 宋亚容,汪劲,张鸣浩. 国家公园资金投入制度的内在逻辑与立法进路. 兰州学刊. 2024(12): 106-119 .
    5. 张绍云,王卫斌,洪焰泉,程希平,周俊良,李志敏,段文光,石伟,蒋桂莲,俞晓曙,黄晖,王盛弘,申进典,杨云渊. 云南省国家公园建设管理实施路径.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4(09): 586-595 .
    6. 吴健,韩东阳,陈绍志. 基于政策文本的国家公园内部利益联结机制探析. 世界林业研究. 2024(06): 114-120 .
    7. 刘彤彤. 空间视角下国家公园建设的制度因应和完善. 现代法学. 2023(01): 63-74 .
    8. 邹土春,宋小友,姜舒君,徐琦,武克壮,徐谊明,唐小平,王澍. 国家公园保护地役权管理和评估技术体系构建研究. 林业资源管理. 2023(04): 18-26 .
    9. 杨杰,冉景丞,黄小龙,任晓冬,李晟之,卢凤琼. 以社区为主体的黔金丝猴生态廊道建设机制与路径分析. 贵州林业科技. 2023(04): 67-72 .
    10. 宿海颖,黄金丽,王爱华. 国外国家公园社会捐赠资金管理经验及启示. 世界林业研究. 2023(06): 85-89 .
    11. 刘慧媛. 基于序参量的国家公园社区人地关系优化研究:可持续生计视角. 中国园林. 2022(02): 89-92 .
    12. 张玉钧. 国家公园理念中国化的探索.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2(04): 66-79+101 .
    13. 陈君帜,叶菁,刘涛,程圩,田逸伦. 国家公园社会影响体系构建与评价——以秦岭国家公园为例. 中国园林. 2022(04): 20-25 .
    14. 张西龙. 大熊猫国家公园基层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德阳管辖区为例. 绿色科技. 2022(07): 230-231+235 .
    15. 巩丰维,徐海顺. 澳大利亚国家公园水域管理与保护研究及启示.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2(06): 94-99 .
    16. 朱洪革,赵梦涵,陈雅如,张宇彤. 国家公园社区治理国际经验及启示. 世界林业研究. 2022(05): 1-6 .
    17. 蔚东英,张弦清,陈君帜,王澍,王柏媛. 促进中国国家公园自然教育系统化建设的思考. 林草政策研究. 2022(02): 1-9 .
    18. 张星烁,周大庆,邢圆. 我国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对比研究. 四川动物. 2022(06): 672-680 .
    19. 张永红,宋冬冬,张玉波,史宏军. 自然保护地内自然资源资产特许经营的实践问题研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分析. 领导科学论坛. 2021(01): 60-69 .
    20. 李博炎,朱彦鹏,刘伟玮,李爽,付梦娣,任月恒,蔡譞,李俊生. 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进展、问题及对策建议. 生物多样性. 2021(03): 283-289 .
    21. 孙继琼,王建英,封宇琴. 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成效、困境及对策建议.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21(02): 88-95 .
    22. 李博炎,李爽,朱彦鹏. 生态旅游在我国国家公园中的定位及效益研究. 生态经济. 2021(01): 111-115 .
    23. 徐雷,陈静,刘莉. 我国国家公园特许经营存在问题及法律对策研究——以公益性与营利性的法律关系为分析视角.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3): 65-71 .
    24. 付潇,汪琳,朱创业. 基于CiteSpace的中国国家公园生态保护文献计量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2021(13): 5-10 .
    25. 唐小平. 国家公园体制引领生物多样性主流化. 林业资源管理. 2021(04): 1-8 .
    26. 樊轶侠,覃凤琴,王正早. 我国国家公园资金保障机制研究. 财政科学. 2021(09): 91-98 .
    27. 蔚东英,高洁煌,李霄. 我国国家公园自然教育公众需求调查与分析. 林草政策研究. 2021(02): 55-61 .
    28. 陈彩霞,曲亚辉,张艳侠,于晓红,左树锋,陆鹏,陈怡妍,夏秦超,王圆圆. 河北雾灵山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思考. 绿色科技. 2020(20): 47-49+52 .

    Other cited types(28)

Catalog

    Article views (4269) PDF downloads (190) Cited by(56)

    /

    DownLoad:  Full-Size Img  PowerPoint
    Return
    Retu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