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ation: | CHEN Jun-zhi, TANG Xiao-ping. Research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National Parks Protection System in China[J].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2020, 19(1): 1-12.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20006 |
[1]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EB/OL].(2017-09-26)[2020-02-08]. http://www.gov.cn/zhengce/2017-09/26/content_5227713.htm.
|
[2]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EB/OL].(2019-06-26)[2020-02-08]. http://www.gov.cn/xinwen/2019-06/26/content_5403497.htm.
|
[3] |
钟永德,徐美,刘艳,等. 典型国家公园体制比较分析[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1):45-51.
|
[4] |
贺艳, 殷丽娜.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政策(2006年版)[M]. 上海: 上海远东出版社, 2015: 2-15.
|
[5] |
苏杨,胡艺馨,何思源. 加拿大国家公园体制对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启示[J]. 环境保护,2017,45(20):60-64.
|
[6] |
陈叙图,金筱霆,苏杨. 法国国家公园体制改革的动因、经验及启示[J]. 环境保护,2017,45(19):56-63.
|
[7] |
徐菲菲. 制度可持续性视角下英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和管治模式研究[J]. 旅游科学,2015,29(3):27-35. doi: 10.3969/j.issn.1006-575X.2015.03.003
|
[8] |
王丹彤,唐芳林,孙鸿雁,等. 新西兰国家公园体制研究及启示[J]. 林业建设,2018(3):10-15.
|
[9] |
郑文娟,李想. 日本国家公园体制发展、规划、管理及启示[J]. 东北亚经济研究,2018(6):100-111.
|
[10] |
赵人镜,尚琴琴,李雄. 日本国家公园的生态规划理念、管理体制及其借鉴[J]. 中国城市林业,2018,18(4):71-74. doi: 10.3969/j.issn.1672-4925.2018.04.015
|
[11] |
杨阳,唐晓岚,唐芳林,等.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我国国家公园研究进展与展望[J]. 现代城市研究,2019(6):69-77. doi: 10.3969/j.issn.1009-6000.2019.06.010
|
[12] |
袁婷,王辉,孙静,等. 国家公园学术研究的进展与思考[J].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16,18(2):142-150. doi: 10.3969/j.issn.1009-315X.2016.02.010
|
[13] |
李闽. 国外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对比分析−以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为例[J]. 国土资源情报,2017(2):7-11. doi: 10.3969/j.issn.1674-3709.2017.02.002
|
[14] |
陈静,陈丽萍,汤文豪. 美国自然资源管理体制的主要特点[J]. 中国土地,2018(6):36-37.
|
[15] |
朱仕荣,卢娇. 美国国家公园资源管理体制构建模式研究[J]. 中国园林,2018,34(12):88-92. doi: 10.3969/j.issn.1000-6664.2018.12.017
|
[16] |
吴承照,陈涵子. 中国国家公园特许制度的框架建构[J]. 中国园林,2019,35(8):12-16.
|
[17] |
王辉,刘小宇,郭建科,等. 美国国家公园志愿者服务及机制−以海峡群岛国家公园为例[J]. 地理研究,2016,35(6):1193-1202.
|
[18] |
吴健,王菲菲,余丹,等. 美国国家公园特许经营制度对我国的启示[J]. 环境保护,2018,46(24):69-73.
|
[19] |
苏杨,王蕾. 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相关概念、政策背景和技术难点[J]. 环境保护,2015,43(14):17-23.
|
[20] |
秦子薇, 熊文琪, 张玉钧. 英国国家公园公众参与机制建设经验及启示[J/OL]. 世界林业研究, (2019-12-27)[2020-02-08]. https://doi.org/10.13348/j.cnki.sjlyyj.2019.0117.y.
|
[21] |
陈君帜. 建立中国国家公园体制的探讨[J]. 林业资源管理,2016(5):13-19,70.
|
[22] |
王蕾,卓杰,苏杨. 中国国家公园管理单位体制建设的难点和解决方案[J]. 环境保护,2016,44(23):40-44.
|
[23] |
陈耀华. 论国家公园的公益性、国家主导性和科学性[J]. 地理科学,2014,34(3):257-264.
|
[24]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EB/OL].(2018-03-22)[2020-02-20]. http://www.gov.cn/home/2018-03/22/content_5276728.
|
[25] |
何思源,苏杨,闵庆文. 中国国家公园的边界、分区和土地利用管理−来自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的启示[J]. 生态学报,2019,39(4):1318-1329.
|
[26] |
唐小平,张云毅,梁兵宽,等. 中国国家公园规划体系构建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1):5-12.
|
[27] |
钟林生,邓羽,陈田,等. 新地域空间−国家公园体制构建方案讨论[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31(1):126-133.
|
[28] |
唐小平,蒋亚芳,刘增力,等. 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顶层设计[J]. 林业资源管理,2019(3):1-7.
|
[29] |
唐小平. 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及发展思路探析[J]. 生物多样性,2014,22(4):427-430.
|
[30] |
韩爱惠. 国家公园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探讨[J]. 林业资源管理,2019(1):1-5.
|
[31] |
胡咏君. 国家公园体制与我国保护地资源规制的变革[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126. doi: 10.3969/j.issn.1671-1165.2016.03.013
|
[32] |
方言,吴静. 中国国家公园的土地权属与人地关系研究[J]. 旅游科学,2017,31(3):14-23.
|
[33] |
郭冬艳,王永生. 国家公园建设中集体土地权属处置情况分析[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5,330(5):21-23. doi: 10.3969/j.issn.1672-6995.2015.05.008
|
[34] |
杨锐. 论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六项特征[J]. 环境保护,2019,47(3/4):24-27.
|
[35] |
马炜,唐小平,蒋亚芳,等. 国家公园科研监测构成、特点及管理[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2):25-31.
|
[36] |
孙鸿雁,余莉,蔡芳,等. 论国家公园的“管控—功能”二级分区[J]. 林业建设,2019(3):1-6.
|
[37] |
田野,李江风,汤晓吉. 中国国际保护地资源代表性与国家公园建设[J]. 资源科学,2019,41(3):484-493.
|
[38] |
华朝朗,郑进烜,杨东,等. 云南省国家公园试点建设与管理评估[J]. 林业建设,2013(4):46-50.
|
[39] |
黄德林,孙雨霖. 比较视野下国家公园最严格保护制度的特点[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8,369(8):38-43.
|
[40] |
何思源,苏杨,罗慧男,等. 基于细化保护需求的保护地空间管制技术研究−以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为目标[J]. 环境保护,2017,45(2/3):50-57.
|
[41] |
杨锐. 美国国家公园的立法和执法[J]. 中国园林,2003(5):64-67.
|
[42] |
张海霞,吴俊. 国家公园特许经营制度变迁的多重逻辑[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3):48-56.
|
[43] |
马洪波. 对推进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思考[J]. 青海社会科学,2016(4):47-51. doi: 10.3969/j.issn.1001-2338.2016.04.008
|
[44] |
何思源,苏杨,程红光,等. 国家公园利益相关者对生态系统价值认知的差异与管理对策−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建设为例[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1):93-102.
|
[45] |
陈丹. 台湾国家公园对大陆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的启示[J]. 林产工业,2015,42(5):58-60. doi: 10.3969/j.issn.1001-5299.2015.05.016
|
[46] |
王玉琴. 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及社区发展初探[J]. 甘肃林业(3): 28-30.
|
[47] |
黄宝荣,王毅,苏利阳,等. 我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进展、问题与对策建议[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33(1):76-85.
|
[48] |
邓毅,高燕,蒋昕,等. 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地方国有旅游开发公司该何去何从[J]. 环境保护,2019,47(7):57-61.
|
[49] |
刘某承,王佳然,刘伟玮,等. 国家公园生态保护补偿的政策框架及其关键技术[J]. 生态学报,2019,39(4):1330-1337.
|
[50] |
赵凌冰. 基于公众参与的日本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研究[J]. 现代日本经济,2019(3):84-94.
|
[51] |
张婧雅,张玉钧. 论国家公园建设的公众参与[J]. 生物多样性,2017,25(1):80-87. doi: 10.17520/biods.2016305
|
[52] |
刘克勇,邓泽林. 建立基于公共服务的国家公园体制[J]. 林业经济,2014(4):3-7.
|
[53] |
唐芳林. 国家公园属性分析和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路径初探[J]. 林业建设,2014(3):1-8.
|
[54] |
袁淏,彭福伟. 国家公园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战略选择[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1):22-25.
|
[55] |
戴胡萱,李俊鸿,宗诚,等. 台湾地区国家公园志工管理体系的借鉴意义−以太鲁阁国家公园为例[J]. 野生动物学报,2014,35(4):470-474. doi: 10.3969/j.issn.1000-0127.2014.04.021
|
[56] |
汪芳,李经龙. 国家公园体制中政府间职能的纵向配置−文献综述与研究框架[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8,34(12):1751-1755. doi: 10.3969/j.issn.1005-8141.2018.12.019
|
[57] |
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对地方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办法》的通知[EB/OL].(2018-06-25)[2020-02-20]. http://www.mof.gov.cn/zhengwuxinxi/caizhengwengao/wg2018/wg201807/201810/t20181023_305297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