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ation: | CAO Shun-xian, ZHANG Jin-so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rend of the Research on Marx and Engels' Ecological Philosophy in the Past 30 Years[J].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2021, 20(4): 16-24.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21156 |
[1] |
吴忠希. 试论生态哲学[J]. 内蒙古社会科学,1986(2):19-23.
|
[2] |
张惠敏.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观初探[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3(6):30-32.
|
[3] |
解保军. 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哲学意蕴——“红”与“绿”结合的理论先声[M]. 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2.
|
[4] |
陈墀成, 蔡虎堂.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4.
|
[5] |
张进蒙.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论纲[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4.
|
[6] |
苗启明, 谢青松, 林安云, 等. 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6.
|
[7] |
解保军. 马克思生态思想研究[M].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9.
|
[8] |
彭曼丽.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发展史研究[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0.
|
[9] |
魏立恒. 析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哲学思想[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9-13.
|
[10] |
周江平. 马克思生态思想中的黑格尔因素−以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原点[J]. 宁夏社会科学,2014(1):129-136.
|
[11] |
杜明娥,赵光辉.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生态思想的逻辑研究[J]. 理论学刊,2017(1):102-108.
|
[12] |
彭福扬,彭曼丽.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思想及其意义[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6):32-35.
|
[13] |
栾亚丽.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生态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基于实践生存论视阈的解读[J]. 湖北社会科学,2012(12):5-7.
|
[14] |
刘建涛,贾凤姿. 人与自然、社会的整体性及其在私有制社会中的异化−生态视镜下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8(3):54-58.
|
[15] |
王晓红.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研究[J]. 求实,2013(2):26-30.
|
[16] |
柳兰芳. 自然生态、人文生态和社会生态的辩证统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生态伦理思想[J]. 社会科学家,2013(7):16-20.
|
[17] |
董济杰.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思想解读[J]. 学术论坛,2016,39(5):21-24.
|
[18] |
郭忠义,侯亚楠. 生态人理念和生态化生存−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再解读[J]. 哲学动态,2014(7):35-38.
|
[19] |
耿步健,段然. 生态集体主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原典释义及其现实意义[J]. 宁夏社会科学,2020(2):27-33.
|
[20] |
张秀芬,包庆德. 马克思《资本论》生态思想及其论辩之争[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32(5):112-117.
|
[21] |
徐水华. 从“对象性关系”到“物质变换关系”−论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逻辑发展[J]. 生态经济,2014,30(1):186-190.
|
[22] |
胡家勇,李繁荣. 《资本论》中的生态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经济学动态,2015(7):70-79.
|
[23] |
鲁品越. 《资本论》的生态哲学思想研究[J]. 学习与探索,2015(1):12-17.
|
[24] |
莫放春.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生态自然观[J]. 学术论坛,2015,38(2):8-12.
|
[25] |
杨莉,刘继汉,尹才元. 浅论《自然辩证法》中的生态意蕴及现实价值[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8,34(4):72-77.
|
[26] |
温莲香. 批判与超越:从雇佣劳动走向生态劳动−读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J]. 当代经济研究,2015(2):19-24.
|
[27] |
程鹏,包国光. 恩格斯生态思想及其启示−基于《反杜林论》的解读[J]. 理论视野,2020(10):11-16.
|
[28] |
耿步健. 生态集体主义是生态共同体的价值基础−基于《反杜林论》的生态文明价值观思考[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6(8):48-55,93.
|
[29] |
关春玲. 生态哲学的重生:论马克思实践观的生态哲学意义[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5(5):64-71,93,156.
|
[30] |
李勇强,孙道进. 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的三重维度[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6):24-29.
|
[31] |
杨英姿,袁春剑. 实践逻辑视阈下的马恩生态哲学及其当代意义[J]. 探索,2018(4):73-79.
|
[32] |
黄志斌,钱巍. 恩格斯生态劳动思想探析[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0,36(5):10-15.
|
[33] |
吴学东. 马克思劳动思想的生态意蕴[J].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9(4):1-5,89.
|
[34] |
包庆德. 马克思生产力论的生态维度及其当代价值[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2(6):32-40.
|
[35] |
徐海红. 马克思生产力概念的辩证诠释及生态价值[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1):68-74.
|
[36] |
王雨辰. 论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维方式及其价值指向[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8(2):20-26.
|
[37] |
苗启明. 马克思生态哲学的双重历史构架[J]. 思想战线,2013,39(5):134-139.
|
[38] |
曹顺仙.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三维化”诠释−以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环境问题理论为例[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5(6):80-86.
|
[39] |
徐海红. 生态劳动何以可能−基于价值观、属性和限度的分析[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6):55-59.
|
[40] |
包庆德. 论马克思的生态生产力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3):129-136.
|
[41] |
何云峰. 从劳动作为人的类本质的视角看劳动幸福问题[J]. 江汉论坛,2017(8):49-53.
|
[42] |
高惠珠. 论马克思生态哲学视域中的劳动幸福[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9(4):21-30.
|
[43] |
周光迅,胡倩. 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宏阔视野审视生态文明−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论略[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31(4):105-111.
|
[44] |
彭曼丽.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创新[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9):46-50.
|
[45] |
王雨辰. 习近平“生命共同体”概念的生态哲学阐释[J]. 社会科学战线,2018(2):1-7.
|
[46] |
徐朝旭,裴士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刻内涵和价值观基础−基于中西生态哲学视野[J]. 东南学术,2019(3):17-24.
|
[47] |
赵建军,杨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哲学意蕴与时代价值[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31(12):104-109.
|
[48] |
周志山.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生态哲学的构建[M].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
[49] |
李景源. 努力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4(6):19-22.
|
[50] |
李景源. 论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原理[J].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4,4(3):44-48.
|
[51] |
余卫国. 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几个问题[J]. 探索,2011,4(4):187-191.
|
[52] |
斋藤幸平,刘仁胜,赵伊琳. 马克思的生态笔记[J]. 鄱阳湖学刊,2018(3):34-47,126.
|
[53] |
斋藤幸平,刘仁胜,杨晓芳. 马克思的生态学[J]. 国外理论动态,2020(2):17-24.
|
[54] |
斋藤幸平,张健,郭梦诗. 全球生态危机背景下的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9(6):23-34,111.
|
[55] |
约翰·贝拉米·福斯特,袁艺. “人类世”时代重读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J]. 国外理论动态,2021(2):48-57.
|
[56] |
张云飞,李娜.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有机释读的追问[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3(4):13-20,189.
|
[57] |
石晨,刘敬东. 福斯特对马克思生态批判主题的解读[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8(4):49-54.
|
[58] |
何萍. 必须认真清理现有的生态观念[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0(1):34-36.
|
1. |
邓莹,孙道进. 恩格斯共产主义三重界定的生态学意蕴及其当代启示.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02): 12-24 .
![]() | |
2. |
吕佳慧.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科学实践观呈现的生态哲学思想. 学术与实践. 2022(02): 8-1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