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倪根金.
林学家孙章鼎民国著述考论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18(3): 7-13.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19021
|
[2] |
胡旭, 王朝旭, 张连伟.
1912—1949年京津冀地区的生态灾害研究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18(2): 92-97.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18156
|
[3] |
鲁楠.
民国时期绥远地区发展林业的举措——基于对植树造林活动的考察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7(4): 35-38.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18077
|
[4] |
陈志国.
清至民国时期韩江流域生态意识与生态保护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6(3): 1-8.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17029
|
[5] |
郭静静, 沙海江, 吴成亮.
新常态下湖南省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5(3): 62-68.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16031
|
[6] |
周五更, 李莉.
清代湖北木材贸易研究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5(4): 25-31.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16043
|
[7] |
鲁莎莎, 朱厚强, 吴成亮.
不同林区劳动力非农转移影响因素比较分析基于河北、湖南、福建3 省的实地调查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4(1): 64-70.
|
[8] |
刘亮.
太平洋科学会议及其对民国时期科学发展的影响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4(2): 1-7.
|
[9] |
胡 勇.
森林文化论文集之一: 民国初年的林政论析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0): 1-7.
|
[10] |
.
第五届全国森林文化学术研讨会报告八:民国时期(1912-1949年) 国立中央研究院的林学研究及学术成就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2(0): 35-36.
|
[11] |
李彧挥, 李彩鸽, 孔祥智.
政策性森林保险支付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湖南省安化县为例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1(1): 80-85.
|
[12] |
张毓雄, 姚顺波.
民间竹文化的传承与竹产业的发展——基于“中国竹子之乡”湖南益阳的调查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0(4): 7-13.
|
[13] |
冯尕才, 严耕.
民国时期甘肃森林生态思想及其历史影响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0(4): 1-6.
|
[14] |
程宝栋, 宋维明, 田明华.
2009年我国木材产品进出口贸易分析——兼论后危机时代我国木材贸易发展策略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9(4): 90-93.
|
[15] |
陈志国倪根金, 李子超.
第三届全国森林文化学术研讨会报告二十五:清至民国时期人们的生态意识与生态保护以潮梅地区为中心的考察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8(0): 53-54.
|
[16] |
缪东玲, 李淑艳.
美加木材反补贴贸易争端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与启示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8(4): 78-82.
|
[17] |
程宝栋, 宋维明, 田明华.
2006年我国木材产品进出口形势及应关注的问题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7(2): 66-69.
|
[18] |
李剑泉, 陆文明, 李智勇, 段新芳, 台雯, 申伟, 欧阳华, .
中国森林执法管理与贸易的国家进程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7(1): 32-37.
|
[19] |
马宝建.
清代至民国时期黑龙江三江平原森林变迁研究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7(4): 11-16.
|
[20] |
胡勇, 丁伟.
民国初年林政兴起和衰落的原因探析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3(3): 26-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