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国家公园研究的阶段特征和演进脉络分析

彭建, 王瑞, 齐媛媛, 杨婧

彭建, 王瑞, 齐媛媛, 杨婧. 国家公园研究的阶段特征和演进脉络分析[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1(2): 47-54.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21208
引用本文: 彭建, 王瑞, 齐媛媛, 杨婧. 国家公园研究的阶段特征和演进脉络分析[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1(2): 47-54.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21208
Peng Jian, Wang Rui, Qi Yuanyuan, Yang Jing. Stage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Process of National Park Research in China[J].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2022, 21(2): 47-54.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21208
Citation: Peng Jian, Wang Rui, Qi Yuanyuan, Yang Jing. Stage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Process of National Park Research in China[J].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2022, 21(2): 47-54.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21208

国家公园研究的阶段特征和演进脉络分析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彭建,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可持续旅游、国家公园管理。 Email:pengkarst75@aliyun.com 地址:100081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 中图分类号: X36

Stage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Process of National Park Research in China

  • 摘要: 运用文献计量分析工具,分析了1980年以来中国学术界关于国家公园研究的发展历程、阶段划分、演进脉络和未来趋势。研究表明:中国学者关于国家公园的研究可分为1980—2005年萌芽积累阶段,2006—2012年逐渐趋热阶段,以及2013—2020年急速升温阶段;中国学者关于国家公园的研究在内容上具有鲜明的阶段演进特征,且演进脉络深受国家公园建设实践的影响;国外国家公园管理经验介绍、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以及国家公园与旅游发展等方面的研究一直是研究重点;随着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举措,国家公园的管理体制以及试点单位的案例研究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Abstract: In this study, w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the literature regarding national park research by using CiteSpace, and then discussed the research history, stage characteristics, evolutionary process and future trends. The research of national park by Chinese scholar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hases, i.e. the sprouting period from 1980 to 2005, the slow warming-up period from 2006 to 2012, and the sharp rising period from 2013 to 2020. The topic and content of national park research are featured by staged evolution, and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the practice of establishing national park system. With the happening of national park establishment practice, some new topics have become hot among Chinese academic community, such as Chinese national park administration system and the case studies of pilot national parks in some provinces.
  •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在中国是一项新的事业,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重要抓手。中国学者针对国家公园的研究已取得了不少成果,有必要对已往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深入的梳理,理清国家公园研究的脉络、进展以及未来应关注的研究重点,以更好地为我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提供有力的学术支撑。近年来,一些学者对我国国家公园研究的动态和趋势进行了研究[1-5]。由于文献的时段、分析角度、研究方法、内容及数据来源等方面的不同,学者们的研究发现和结论尚存分歧,尤其是对我国国家公园研究的阶段划分、演进特征以及各阶段的研究重点和演进脉络等问题尚未形成清晰的认识。有鉴于此,本文基于1980—2020年我国中文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数据,运用文献计量分析工具CiteSpace,深入分析了中国学者关于国家公园研究的阶段特征和演进脉络。

    文献计量分析能更加客观、全面、高效地揭示某一研究领域的文献成果和研究进展。知识图谱是以知识领域为对象,直观显示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种研究手段。它既是可视化的知识图形,又是序列化的知识谱系,能很好地揭示知识单元或知识群之间的网络、结构、互动、交叉、演化或衍生等诸多复杂的关系[6]。CiteSpace是目前较为主流的文献计量分析工具,其基于科学计量学理论,通过绘制知识图谱,可直观揭示某一领域科学知识的结构、规律、分布情况及潜在知识[7]。经过十余年的发展,CiteSpace的功能也从最初的引文分析拓展到作者、机构、国家/地区等其他知识单元的共现分析[8]。关键词是反映科学论文研究主题、内容乃至方法的系列学术名词[9],是文献核心内容的浓缩与提炼。利用Citespace分析关键词的频率和共现特征,能较为直观地揭示某一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动态趋势[10]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改革目标后,中国学者关于国家公园的研究成果大量涌现,包括各类期刊论文、学位论文和学术著作。鉴于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成果数量多、学科覆盖面广、时效性强,本文以期刊文献为对象分析中国学者关于国家公园研究的阶段特征和演进脉络,其中也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外学术期刊上,但由于数量很少,几乎不影响分析结果,未纳入本文分析范围。笔者在中国知网检索,共获得2 012篇篇名含有“国家公园”的中文期刊文献(截至2020年底)。剔除111篇重复检索及会议报道、会议评论等关联性不大的文献,最后用于CiteSpace分析的样本有1 901篇。如此构建分析样本主要有以下几点考虑:①期刊论文发表前大多都要经过严格的同行评审,成果质量相对较高,能较好地反映中国学术界关于国家公园研究的现状和水平。②相较其他检索平台,中国知网收录的期刊种类、文献数量以及覆盖的学科门类等方面表现更加出色[11],在中国知网上检索到的中文期刊论文文献具有较好的代表性。③在文献筛选方面,在篇名中检索能直接命中与国家公园研究主题最相关的文献,能有效过滤掉关联性不大的文献,检索效率较高。

    近年来,一些学者对中国学术界关于国家公园研究的阶段性特征进行了探讨。由于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划分依据不同,对各阶段的时间节点和特征分析也有所差异。从表1可以看出,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中国学者关于国家公园研究的阶段特征,但在时间划分节点和特征方面有值得商榷之处。例如,国家公园是不同于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地类型,将国家公园研究历史回溯至第一个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时间,模糊了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的区别。从每年发文数量来看,从1980年至1989年在年均5篇左右,从1990年至2005年增至年均10篇左右,虽有所增加,但尚不足以以“兴起”概之;2006年后国家公园研究成果明显增多,谓之“停滞”不合实际。有的研究在阶段划分问题上只考虑文献数量增长曲线特征,忽视了背后的原因,研究结果缺乏说服力。

    表  1  国家公园研究阶段划分已有观点对比
    第一作者发表
    年份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划分依据阶段一阶段二阶段三
    唐芳林 2018 文献研究法 中国知网6 624篇关键词含“国家公园”的期刊论文、硕博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报纸、学术辑刊等文献(截至2018年) 国家公园的研究成果及发展情况 国家公园理念借鉴阶段(1956—1995年) 国家公园理念引入和地方探索阶段(1996—2012年) 国家公园的国家推进发展阶段(2013—2018年)
    丛丽 2018 文献计量分析 以“国家公园”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检索得到的1980年1月1日—2017年11月14日的1 695篇相关文献 文献题目和摘要内容 前期探索研究阶段(1980—2002年) 国外经验引介阶段(2003—2012年) 本土探索发展阶段(2013—2017年)
    杨阳 2019 文献计量分析 以“国家公园”主题词在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检索获得的1 515篇期刊文献(截至2018年9月30日) 国家公园文献历年数量和增长趋势 兴起阶段(1980—2002年) 停滞阶段(2003—2012年) 复兴阶段(2013—2018年)
    王原 2019 文献计量分析 以“国家公园”为主题,在中国知网检索得到的1992—2019年发表的2180篇期刊论文 文献数量的变化特征 缓慢起步阶段(1992—2005年) 波动上升阶段(2006—2012年) 快速发展阶段(2013—2019年)
    王晓芳 2020 文献计量分析 1980—2018年发表的主题包含“国家公园”的文献,包括期刊论文、硕博士学位论文和会议论文等5 051篇 文献数量增长速度和变化特征 缓慢增长阶段(1980—2000年) 快速增长阶段(2000—2010年) 急速增长阶段(2011—2018年)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根据中国国家公园建设实践和研究成果数量的变化特征(见图1),本文将中国国家公园研究分为以下3个阶段:①萌芽积累阶段(1980—2005年),每年发表的期刊论文数量屈指可数,26年间累计发表206篇,年均7.92篇;②逐渐趋热阶段(2006—2012年),随着普达措国家公园的建立,国家公园在我国开始从理念走向实践,关于国家公园的研究逐渐趋热,年度发文量升至18~36篇,7年累计发表188篇,年均26.86篇;③急速升温阶段(2013—2020年),年发文量从2013年的49篇迅速增至2020年的354篇,8年累计发表1 618篇,占总发文量的80.42%,年均202.25篇。

    图  1  1980−2020年国家公园研究成果数量变化曲线

    我国国家公园研究经历了较长的萌芽积累阶段。从表2可以看出,这一阶段我国学者关于国家公园的讨论和研究主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①国家公园理念和经验的引介。这一期间中国学者对什么是国家公园以及北美国家如何管理国家公园进行了较为集中的探讨,涉及北美洲和美国的关键词词频累计达79次。1980年代侧重于介绍国外国家公园的发展概况[12-13],1990年代后国外国家公园的管理经验受到较多关注[14-15]。②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自然保护区的词频达72次,在内容上侧重于论述国家公园管理模式在自然保护方面的优点[16-17]。③国家公园与风景园林建设。与风景园林相关的关键词(公园、园林、风景园林)累计出现56次,主要侧重于介绍国家公园的建设管理经验[14,18-19]。④国家公园与旅游发展。旅游主题的关键词(游人、游客、旅游区、旅游资源、旅游等)词频累计21次,较多关注国外国家公园发展旅游的实践经验[20-22]。值得指出的是,这一阶段已有学者开始思考如何建设中国国家公园[21,23]

    表  2  1980—2005国家公园相关研究文献关键词频次(前20)统计
    关键词频次中心度
    国家公园 109 0.32
    自然保护区 72 0.25
    美国 33 0.08
    北美洲 25 0.02
    公园 25 0.01
    园林 25 0.00
    美利坚合众国 21 0.10
    游客 9 0.06
    风景园林 6 0.11
    游人 6 0.05
    大洋洲 4 0.06
    黄石国家公园 4 0.00
    旅游资源 2 0.00
    未来发展 2 0.00
    管理 2 0.00
    评述 2 0.00
    国家森林公园 2 0.00
    旅游区 2 0.00
    新西兰 2 0.00
    南美洲 2 0.00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2006年云南普达措国家公园的设立,开启了国家公园在中国从理念到实践的探索,国家公园研究逐渐趋热。从表3可以看出,这一阶段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①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如何利用国家公园管理模式促进自然保护依然是这一阶段的研究热点[24-25];②国外国家公园管理体制,针对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和经验介绍依然是这一阶段的研究重点,但在地域和内容上更加多样化[26-28];③国家公园与风景名胜区,这一阶段国家公园对风景名胜区的管理借鉴以及二者的比较研究受到了较多关注[29-30];④国家公园与旅游发展,国家公园的旅游发展问题在这一阶段也是研究较多的话题,侧重于国家公园的生态旅游[31]、自然旅游[32]、地质旅游[33]、森林旅游[34]等;⑤地方国家公园建设实证研究,这一阶段最大的变化是出现了不少关于云南和黑龙江两省国家公园建设的实证研究成果,在内容上侧重于游憩价值[35]、旅游解说[36]、旅游管理制度[37]、社区参与旅游[38]、旅游规划[39]、生态旅游[40]、旅游影响[41]及生态补偿[42]等方面。

    表  3  2006—2012年国家公园相关研究文献关键词频次(前20)统计
    关键词频次中心度
    国家公园 80 0.97
    自然保护区 28 0.34
    公园 11 0.12
    园林 11 0.12
    美国国家公园 9 0.65
    生态旅游 9 0.34
    美国 8 0.18
    普达措国家公园 7 0.00
    云南省 6 0.03
    风景园林 5 0.09
    风景名胜区 5 0.32
    启示 4 0.17
    管理 4 0.63
    游客 4 0.10
    新西兰 3 0.09
    环境保护 2 0.00
    可持续旅游 2 0.00
    禁伐禁猎区 2 0.00
    公园建设 2 0.00
    老君山 2 0.00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后,国家公园实践从地方探索升级为国家层面的战略任务,尤其是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后,关于国家公园的研究急速升温。从表4可以看出,国家公园研究的主题和内容均有了显著的拓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中国国家公园体制研究。如何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国情建立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体制是这一阶段的研究热点。研究方向一是关于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思路、关键问题和构建路径的思考[43-44];二是国家公园体制成熟国家的经验和启示研究,多集中于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日本、法国等国家[45-49]。②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区研究,主要侧重于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的区别与联系[50-51]、国家公园管理经验对自然保护区的借鉴价值[52-53]以及如何在自然保护区基础上建设国家公园[54-55]等方面。③国家公园与风景园林,这一阶段仍有不少国家公园研究是在风景园林语境下展开[56-58]。④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的国际经验,尤其是对美国的经验研究较多,但内容上较前一阶段更加宽泛和深化,主要集中于国家公园个体的管理架构[53,59-61]、特许经营[62-64]、环境教育[65]、志愿服务[66]、入口小镇建设[67]等方面的经验;⑤国家公园与旅游发展,主要涉及国家公园发展旅游的必要性[68]、生态旅游[69]、社区参与旅游[70]等方面。⑥国家公园与风景名胜区,研究多聚焦于国家公园管理模式对风景名胜区管理的启示[64,71];⑦国家公园与生态文明建设,主要涉及国家公园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在生态文明背景下建设国家公园[72-73],此外关于国家公园生态补偿问题的研究也比较集中[74-75]。⑧国家公园试点区研究,聚焦三江源、祁连山、大熊猫、神农架、钱江源等国家公园在试点中出现的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主要涉及特许经营[76]、地役权制度[77]、生态补偿[78]等方面。

    表  4  2013—2020年国家公园相关研究文献关键词频次(前20)统计
    关键词频次中心度
    国家公园 847 0.27
    国家公园体制 224 0.29
    自然保护区 131 0.14
    公园 89 0.06
    园林 82 0.06
    风景园林 80 0.11
    自然保护地 76 0.10
    三江源国家公园 70 0.11
    风景名胜区 47 0.04
    三江源 43 0.06
    生态旅游 38 0.14
    钱江源国家公园 38 0.06
    生态文明 35 0.04
    美国 33 0.04
    中国 31 0.01
    美国国家公园 31 0.05
    生态保护 30 0.05
    公益性 29 0.05
    生态补偿 28 0.02
    管理体制 25 0.02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通过对不同阶段高频关键词及其时间线演变的分析,可以更加直观地揭示中国学者研究国家公园的阶段特征和演进脉络。从图2可以看出, 2013年以后国家公园研究文献井喷式增加,关键词的数量也急剧增多。1980—2005年,国家公园研究的关键词少,涉及的主题也单一;2006—2012年,国家公园研究的关键词明显增加,主题也更加丰富;2013—2020年,关键词的数量急速增加,研究主题也变得多样。为了更加清晰地揭示中国学者关于国家公园研究的演进脉络,笔者基于前文分析,将3个阶段研究主题进行了梳理和比较(见表5)。可以看出:①在1980—2005年的萌芽积累阶段,学者对国家公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公园理念引介、国外国家公园管理经验介绍、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国家公园与风景园林建设以及国家公园与旅游发展等方面。②随着2006年云南和黑龙江两省相继设立各自的“国家公园”,国家公园在中国开始从理论探讨走向实践探索,中国国家公园研究逐渐趋热,除了国家公园的管理经验、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以及国家公园与旅游发展等继续受到关注外,国家公园与风景名胜区建设以及地方国家公园建设案例是这一时期新增的研究热点,而前一阶段的国家公园理念以及国家公园与风景园林建设在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较少。③2013—2020年,随着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成为国家战略,尤其是一系列重磅政策文件的相继出台,例如,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2015年国务院发布《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2016年制定《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7年出台《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2019年颁布《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等等,国家公园研究进入急速升温阶段,不仅文献数量爆发式增长,研究的热点和主题也变得更加多元化。为了更好地为我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提供决策依据,关于国家公园体制方面的研究成为新的热点,研究成果也最为丰硕。同时,国外国家公园管理经验介绍、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国家公园与旅游发展以及国家公园与风景名胜区等在这一阶段继续受到中国学者的关注。国家公园与风景园林建设研究在这一阶段重新受到较多关注,前一阶段关于地方设立的国家公园的案例研究被国家公园试点区的案例研究所取代。

    图  2  国家公园相关研究成果关键词时间线演变图
    表  5  1980年代以来国家公园研究脉络梳理
    主要研究内容萌芽积累阶段(1980—
    2005年)
    逐渐趋热阶段(2006—
    2012年)
    急速升温阶段(2013—
    2020年)
    国家公园理念引介 +
    国外国家公园管理经验介绍 + + +
    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 + + +
    国家公园与风景园林建设 + +
    国家公园与旅游发展 + + +
    国家公园与风景名胜区 + +
    地方国家公园建设案例研究 +
    中国国家公园体制研究 +
    国家公园与生态文明建设 +
    国家公园试点区案例研究 +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总体来看,过去40年间中国学者关于国家公园研究的热度和主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家公园建设实践和国家政策形势的影响,二者呈现出高度的关联性(见图3)。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学者关于国家公园研究的主题呈现出明显的演进特征,有的研究热点昙花一现(如国家公园理念引介和地方国家公园建设案例研究),有的持续受到关注(如国家公园的管理经验、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国家公园与旅游发展),有的新近才出现(如中国国家公园体制研究、国家公园与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公园试点区案例研究等)。

    图  3  1980−2020年国家公园建设实践和学术研究的阶段演进图

    中国学术界对国家公园的研究取得了不少学术成果,为我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提供了较为坚实的学术支撑。本文以中国知网检索到的国家公园相关研究中文期刊文献为对象,运用CiteSpace分析工具,揭示了1980—2020年我国学者关于国家公园问题研究的阶段划分和演进的脉络特征,弥补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发现。首先,中国学者关于国家公园的研究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近40年来中国学者关于国家公园的研究可分为3个阶段:1980—2005年萌芽积累阶段、2006—2012年逐渐趋热阶段、2013—2020年急速升温阶段。其次,中国学者关于国家公园的研究在内容上具有鲜明的阶段演进特征,且深受国家公园在中国从理论到实践发展的深刻影响。有些问题受到持续关注和研究的同时,新的热点不断涌现。随着热度的增加,关于国家公园研究的内容和参与学科也急速丰富。需要指出的是,随着我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本文对我国国家公园研究的阶段划分是相对的。从更长的时间尺度看,过去40年的国家公园研究或许都只是处于初级阶段。

    2021年10月在昆明召开的第十五次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上,我国正式宣布设立了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武夷山和海南热带雨林等首批共5个国家公园,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了拥有国家公园体制的国家行列,未来我国还会根据保护需要分批设立更多的国家公园。总体来说我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尚在起步阶段,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在我国还是新事物,随着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不断推进,新的研究问题将会大量涌现,国家公园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必将进一步拓展。根据我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愿景和现实需求,结合国内外国家公园保护和利用的实践以及研究动态,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值得关注:①国家公园保护研究。“保护第一”是我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首要理念。虽然自然保护一直是我国国家公园研究的重点,我国学者对国家公园保护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成熟、完善的中国国家公园特色保护机制尚未建立,不同地域背景下的国家公园保护的机制体制(如资金保障机制、法律法规体系、分区管理机制、监测管控体系、评估考核机制等)建设问题仍将是我国国家公园研究的主流。②国家公园利用研究。随着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和成熟,国家公园的合理利用问题也将提上日程,如自然教育、生态体验以及游憩等方面将会得到更多重视。从我国国家公园研究演进的脉络来看,虽然国家公园的旅游利用问题受到了我国学者的持续关注,未来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还将不断深化,尤其是最严格保护前提下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和游憩利用的实现机制和路径需要加强研究。③国家公园社区发展协调机制研究。目前关于社区发展协调机制这些问题的研究比较薄弱,远不能满足国家公园建设和管理的决策需要。加之我国幅员辽阔,国家公园所在地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差异显著,不同地域背景下国家公园社区协调发展机制问题更具复杂性,多案例的比较研究有待强化。④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和管理的国际经验研究。我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对其他国家成熟经验的借鉴需求比较大,未来较长时间内这一问题将依然是我国国家公园研究的重要话题,但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将会进一步加强,尤其是个体层面国家公园建设和管理经验的研究需要加强。

  • 图  1   1980−2020年国家公园研究成果数量变化曲线

    图  2   国家公园相关研究成果关键词时间线演变图

    图  3   1980−2020年国家公园建设实践和学术研究的阶段演进图

    表  1   国家公园研究阶段划分已有观点对比

    第一作者发表
    年份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划分依据阶段一阶段二阶段三
    唐芳林 2018 文献研究法 中国知网6 624篇关键词含“国家公园”的期刊论文、硕博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报纸、学术辑刊等文献(截至2018年) 国家公园的研究成果及发展情况 国家公园理念借鉴阶段(1956—1995年) 国家公园理念引入和地方探索阶段(1996—2012年) 国家公园的国家推进发展阶段(2013—2018年)
    丛丽 2018 文献计量分析 以“国家公园”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检索得到的1980年1月1日—2017年11月14日的1 695篇相关文献 文献题目和摘要内容 前期探索研究阶段(1980—2002年) 国外经验引介阶段(2003—2012年) 本土探索发展阶段(2013—2017年)
    杨阳 2019 文献计量分析 以“国家公园”主题词在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检索获得的1 515篇期刊文献(截至2018年9月30日) 国家公园文献历年数量和增长趋势 兴起阶段(1980—2002年) 停滞阶段(2003—2012年) 复兴阶段(2013—2018年)
    王原 2019 文献计量分析 以“国家公园”为主题,在中国知网检索得到的1992—2019年发表的2180篇期刊论文 文献数量的变化特征 缓慢起步阶段(1992—2005年) 波动上升阶段(2006—2012年) 快速发展阶段(2013—2019年)
    王晓芳 2020 文献计量分析 1980—2018年发表的主题包含“国家公园”的文献,包括期刊论文、硕博士学位论文和会议论文等5 051篇 文献数量增长速度和变化特征 缓慢增长阶段(1980—2000年) 快速增长阶段(2000—2010年) 急速增长阶段(2011—2018年)
    下载: 导出CSV

    表  2   1980—2005国家公园相关研究文献关键词频次(前20)统计

    关键词频次中心度
    国家公园 109 0.32
    自然保护区 72 0.25
    美国 33 0.08
    北美洲 25 0.02
    公园 25 0.01
    园林 25 0.00
    美利坚合众国 21 0.10
    游客 9 0.06
    风景园林 6 0.11
    游人 6 0.05
    大洋洲 4 0.06
    黄石国家公园 4 0.00
    旅游资源 2 0.00
    未来发展 2 0.00
    管理 2 0.00
    评述 2 0.00
    国家森林公园 2 0.00
    旅游区 2 0.00
    新西兰 2 0.00
    南美洲 2 0.00
    下载: 导出CSV

    表  3   2006—2012年国家公园相关研究文献关键词频次(前20)统计

    关键词频次中心度
    国家公园 80 0.97
    自然保护区 28 0.34
    公园 11 0.12
    园林 11 0.12
    美国国家公园 9 0.65
    生态旅游 9 0.34
    美国 8 0.18
    普达措国家公园 7 0.00
    云南省 6 0.03
    风景园林 5 0.09
    风景名胜区 5 0.32
    启示 4 0.17
    管理 4 0.63
    游客 4 0.10
    新西兰 3 0.09
    环境保护 2 0.00
    可持续旅游 2 0.00
    禁伐禁猎区 2 0.00
    公园建设 2 0.00
    老君山 2 0.00
    下载: 导出CSV

    表  4   2013—2020年国家公园相关研究文献关键词频次(前20)统计

    关键词频次中心度
    国家公园 847 0.27
    国家公园体制 224 0.29
    自然保护区 131 0.14
    公园 89 0.06
    园林 82 0.06
    风景园林 80 0.11
    自然保护地 76 0.10
    三江源国家公园 70 0.11
    风景名胜区 47 0.04
    三江源 43 0.06
    生态旅游 38 0.14
    钱江源国家公园 38 0.06
    生态文明 35 0.04
    美国 33 0.04
    中国 31 0.01
    美国国家公园 31 0.05
    生态保护 30 0.05
    公益性 29 0.05
    生态补偿 28 0.02
    管理体制 25 0.02
    下载: 导出CSV

    表  5   1980年代以来国家公园研究脉络梳理

    主要研究内容萌芽积累阶段(1980—
    2005年)
    逐渐趋热阶段(2006—
    2012年)
    急速升温阶段(2013—
    2020年)
    国家公园理念引介 +
    国外国家公园管理经验介绍 + + +
    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 + + +
    国家公园与风景园林建设 + +
    国家公园与旅游发展 + + +
    国家公园与风景名胜区 + +
    地方国家公园建设案例研究 +
    中国国家公园体制研究 +
    国家公园与生态文明建设 +
    国家公园试点区案例研究 +
    下载: 导出CSV
  • [1] 唐芳林,王梦君,李云,等. 中国国家公园研究进展[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7(3):20-30.
    [2] 丛丽. 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的中国国家公园研究综述[J]. 风景园林,2018,25(11):106-111.
    [3] 杨阳,唐晓岚,唐芳林,等.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我国国家公园研究进展与展望[J]. 现代城市研究,2019(6):69-77. doi: 10.3969/j.issn.1009-6000.2019.06.010
    [4] 王原,谢乙莹,李敬,等. 基于CiteSpace的中国国家公园文献计量分析[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6):585-590.
    [5] 王晓芳,郭艳,阴姣姣. 基于citespace的中国国家公园研究进展分析[J]. 中国林业经济,2020(6):12-15.
    [6] 陈悦,陈超美,刘则渊,等. Cite Space 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 科学学研究,2015,33(2):242-253. doi: 10.3969/j.issn.1003-2053.2015.02.009
    [7]

    PING Q,HE J,CHEN C. How many ways to use CiteSpace? a study of user interactive events over 14 months[J].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2017,68(5):1234-1256.

    [8] 李杰, 陈超美. 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M]. 第2版. 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7.
    [9] 高凡. 基于关键词的网络信息资源检索[J]. 情报杂志,2003,22(11):90-92. doi: 10.3969/j.issn.1002-1965.2003.11.039
    [10] 马费成,张勤. 国内外知识管理研究热点−基于词频的统计分析[J]. 情报学报,2006,25(2):163-171. doi: 10.3969/j.issn.1000-0135.2006.02.003
    [11] 孔毅.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与中国知网数据库对比分析[J]. 图书情报工作,2010(S2):342-347.
    [12] 孙筱祥. 美国的国家公园[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2(2):43-49.
    [13] 徐大陆. 外国国家公园梗概[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2):98-107.
    [14] 赵中枢. 英国的国家公园运动及其规划管理[J]. 北京园林,1989(4):39-43.
    [15] 柳尚华. 美国的国家公园系统及其管理[J]. 中国园林,1999(1):48-49.
    [16] 黄振管. 美国国家公园系统和野生生物保护区系统的简介[J]. 环境工程学报,1980(11):22-23.
    [17] 远海鹰.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和野生动物保护[J]. 野生动物学报,1990(4):3-4.
    [18] 夏义民.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的新趋势[J]. 中国园林,1987(4):56-57.
    [19] 徐大陆. 外国国家公园综述−墨西哥、英、法、波兰、瑞典、芬兰、西班牙[J]. 中国园林,1991,7(3):61-63.
    [20] 跃辉. 艾伯塔省贾斯珀国家公园兼论加拿大落基山大旅游空间的管理和整治[J]. 地理科学进展,1992,11(3):16-49. doi: 10.11820/dlkxjz.1992.03.004
    [21] 黄远水,宋子千. 借鉴美国经验,搞好我国国家公园的旅游开发[J]. 林业经济问题,1997(5):28-33.
    [22] 谢洪忠,刘洪江. 美国国家公园地质旅游特色及借鉴意义[J]. 中国岩溶,2003(1):73-76. doi: 10.3969/j.issn.1001-4810.2003.01.012
    [23] 严旬. 关于中国国家公园建设的思考[J]. 世界林业研究,1991(2):86-89.
    [24] 张倩,李文军. 新公共管理对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的借鉴:以加拿大国家公园改革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2006(3):417-423. doi: 10.3321/j.issn:1000-3037.2006.03.011
    [25] 圣隆佐. 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从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管理谈起[J]. 环境教育,2006(11):71-73. doi: 10.3969/j.issn.1007-1679.2006.11.027
    [26] 董晓英,王连勇. 卡卡杜国家公园的规划与管理及对我国森林公园发展的启示[J]. 中国林业经济,2008(4):34-37. doi: 10.3969/j.issn.1673-5919.2008.04.010
    [27] 谢屹,李小勇,温亚利. 德国国家公园建立和管理工作探析−以黑森州科勒瓦爱德森国家公园为例[J]. 世界林业研究,2008(1):72-75.
    [28] 刘玉芝. 美国的国家公园治理模式特征及其启示[J]. 环境保护,2011(5):68-70. doi: 10.3969/j.issn.0253-9705.2011.05.024
    [29] 李景奇,秦小平. 美国国家公园系统与中国风景名胜区比较研究[J]. 中国园林,1999(3):70-73.
    [30] 孟宪民. 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的管理经验−兼谈对中国风景名胜区的启示[J]. 世界林业研究,2007(1):75-79. doi: 10.3969/j.issn.1001-4241.2007.01.014
    [31] 马有明,马雁,陈娟. 国外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开发比较研究−美国黄石、新西兰峡湾及加拿大班夫国家公园为例[J]. 昆明大学学报,2008(2):46-49.
    [32] 张海霞,汪宇明. 可持续自然旅游发展的国家公园模式及其启示−以优胜美地国家公园和科里国家公园为例[J]. 经济地理,2010,30(1):156-161.
    [33] 金利霞,方立刚,范建红. 我国地质公园地质科技旅游开发研究−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国家公园科技旅游开发之借鉴[J]. 热带地理,2007(1):66-70. doi: 10.3969/j.issn.1001-5221.2007.01.014
    [34] 杨桂芳,张洪波. 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森林文化特征及其旅游开发途径[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4):55-60.
    [35] 黄茂祝,徐波,张杰,等. 汤旺河国家公园游憩价值评价研究[J]. 森林工程,2009,25(6):18-21. doi: 10.3969/j.issn.1001-005X.2009.06.005
    [36] 唐彩玲,叶文. 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旅游解说系统构建探讨[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6):828-831.
    [37] 田世政,杨桂华. 国家公园旅游管理制度变迁实证研究−以云南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为例[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4):52-57.
    [38] 罗佳颖,薛熙明. 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洛茸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状况调查[J]. 西南林学院学报,2010,30(2):71-74.
    [39] 叶文,马有明,杨殷迪. 绿色通道在保护地游憩规划中的应用研究−以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绿道规划设计为例[J]. 旅游研究,2011,3(1):32-36. doi: 10.3969/j.issn.1674-5841.2011.01.006
    [40] 宋文莉,和杨慧. 国际NGO项目与生态旅游社区发展−梅里雪山国家公园雨崩景区的个案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2011(16):156-157. doi: 10.3969/j.issn.1008-1283.2011.16.093
    [41] 马国强,刘美斯,吴培福,等. 旅游干扰对鸟类多样性及取食距离的影响评价−以普达措国家公园为例[J]. 林业资源管理,2012(1):108-114. doi: 10.3969/j.issn.1002-6622.2012.01.021
    [42] 张一群,孙俊明,唐跃军,等. 普达措国家公园社区生态补偿调查研究[J]. 林业经济问题,2012,32(4):301-302. doi: 10.3969/j.issn.1005-9709.2012.04.004
    [43] 唐小平. 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及发展思路探析[J]. 生物多样性,2014,22(4):427-431.
    [44] 钟林生,邓羽,陈田,等. 新地域空间−国家公园体制构建方案讨论[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31(1):126-133.
    [45] 苏杨,胡艺馨,何思源. 加拿大国家公园体制对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启示[J]. 环境保护,2017,45(20):64-68.
    [46] 庄优波,杨锐. 法国国家公园管理和规划评述[J]. 中国园林,2018,34(7):36-41.
    [47] 吴亮,董草,苏晓毅,等. 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百年管理与规划制度研究及启示[J]. 世界林业研究,2019,32(6):84-91.
    [48] 张天宇,乌恩. 澳大利亚国家公园管理及启示[J]. 林业经济,2019,41(8):21-25.
    [49] 丁红卫,李莲莲. 日本国家公园的管理与发展机制[J]. 环境保护,2020,48(21):66-71.
    [50] 苏杨. 国家公园不是自然保护区的升级版[J]. 中国发展观察,2016(16):45-49,41. doi: 10.3969/j.issn.1673-033X.2016.16.015
    [51] 唐芳林. 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区联系与区别[J]. 热带林业,2018,46(4):5.
    [52] 胡涛. 自然保护区如何强化法制建设? 以美国黄石国家公园为例[J]. 中国生态文明,2019(2):54-55.
    [53] 闫颜,徐基良. 韩国国家公园管理经验对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启示[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3):24-29.
    [54] 欧阳志云,徐卫华. 整合我国自然保护区体系,依法建设国家公园[J]. 生物多样性,2014,22(4):425-427.
    [55] 陈宇光. 刍议我国自然保护区建立国家公园制度−以51个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为例[J]. 青海农林科技,2014(1):37-40. doi: 10.3969/j.issn.1004-9967.2014.01.013
    [56] 赵烨,高翅. 英国国家公园风景特质评价体系及其启示[J]. 中国园林,2018,34(7):29-35.
    [57] 赵智聪. 国家公园与风景园林[J]. 风景园林,2019,26(4):6-7.
    [58] 严国泰,宋霖. 国家公园体制下风景名胜区的价值与发展路径[J]. 中国园林,2021,37(3):112-117.
    [59] 王江,许雅雯. 英国国家公园管理制度及对中国的启示[J]. 环境保护,2016,44(13):63-65.
    [60] 许胜晴.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制度的法治经验与启示[J]. 环境保护,2019,47(7):66-69.
    [61] 李想,郭晔,林进,等.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机构设置详解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林业经济,2019,41(1):118-122.
    [62] 赵智聪,王沛,许婵. 美国国家公园系统特许经营管理及其启示[J]. 环境保护,2020,48(8):70-75.
    [63] 刘翔宇,谢屹,杨桂红. 美国国家公园特许经营制度分析与启示[J]. 世界林业研究,2018,31(5):81-85.
    [64] 安超. 美国国家公园的特许经营制度及其对中国风景名胜区转让经营的借鉴意义[J]. 中国园林,2015,31(2):28-31. doi: 10.3969/j.issn.1000-6664.2015.02.007
    [65] 吴妍,刘紫微,陆怡帆,等. 美国国家公园环境教育规划与管理现状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中国园林,2020,36(1):102-107.
    [66] 詹晨、李丽娟、张玉钧. 美国国家公园志愿服务管理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世界林业研究,2020,33(4):107-113.
    [67] 刘辉亮. 美国国家公园与门户城镇的建设经验与启示[J]. 中国工程科学,2016,18(5):100-108. doi: 10.3969/j.issn.1009-1742.2016.05.015
    [68] 苏红巧,苏杨. 国家公园不是旅游景区,但应该发展国家公园旅游[J]. 旅游学刊,2018,33(8):2-5. doi: 10.3969/j.issn.1002-5006.2018.08.002
    [69] 张玉钧,徐亚丹,贾倩. 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协作关系研究−以仙居国家公园公盂园区为例[J]. 旅游科学,2017,31(3):51-64.
    [70] 游勇. 国家公园社区参与旅游发展能力建设−以滇金丝猴国家公园响古箐社区为例[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4(5):157-160. doi: 10.3969/j.issn.1004-3926.2013.05.030
    [71] 陈耀华,陈康琳. 国家公园的公益性内涵及中国风景名胜区的公益性提升对策研究[J]. 中国园林,2018,34(7):13-16.
    [72] 沈国舫. 生态文明与国家公园建设[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1):5-8.
    [73] 刘序, 李海波, 张晨, 等. 基于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家公园建设策略[J]. 2020, 43(10): 121-122.
    [74] 赵淼峰,黄德林. 国家公园生态补偿主体的建构研究[J]. 安全与环境工程,2019,26(1):30-38.
    [75] 夏云娇,王俊华. 国家公园生态补偿地方立法的特点和不足及其完善[J]. 安全与环境工程,2020,27(2):39-45.
    [76] 毛江晖. 基于双赢模式的三江源国家公园特许经营构想[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9,17(6):69-75.
    [77] 王宇飞,苏红巧,赵鑫蕊,等. 基于保护地役权的自然保护地适应性管理方法探讨:以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为例[J]. 生物多样性,2019,27(1):88-96. doi: 10.17520/biods.2018203
    [78] 赵鹏飞. 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补偿调研现状及对策研究[J]. 法制与经济,2018(12):44-45.
图(3)  /  表(5)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98
  • HTML全文浏览量:  156
  • PDF下载量:  52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1-08-07
  • 网络出版日期:  2022-05-20
  • 发布日期:  2022-07-1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