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Report and Public Opinion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n Giant Panda Conservation and Research
-
摘要:
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既是一项拯救濒危物种的科学活动,又是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公共活动。国内公众对大熊猫保护研究活动的高度关切频繁形成热点舆情,对国际合作事项的落实与推进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运用多维度文本分析技术对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活动及事项相关的传统媒体和自媒体报道与舆情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①传统媒体全面报道了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30年来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外交及中外民间交流效益,自媒体平台着重实时更新旅居大熊猫的日常生活;②自媒体平台在舆情放大和传播方面具有主导作用,少部分负面舆情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带来的正面效益。建议传统媒体更关注大熊猫本身,塑造大熊猫生态保护的新型文化形象。官方部门应对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项目开展整体和分项目的成效评估,利用多媒体平台及时回应公众关注的舆论焦点,进一步提高对网络舆情主动应对、引导的认识与重视程度,同时淡化大熊猫的商业色彩,避免公众误解,营造良好、正确的大熊猫保护氛围,更好地发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的综合效益。
Abstract: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giant panda protection and research is not only a scientific activity to save endangered species, but also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China's public diplomacy and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public education on wildlife protection. The domestic public's high concern about the giant panda conservation and research activities has frequently formed hot public opinions, which has brought many impacts on the implementa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 cooperation. This paper uses multi-dimensional text analysis technology to study the news report and public opinions in traditional media and self-media related to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ctivities and matters of giant panda conservation and research. Our study finds that: ① The traditional media comprehensively reported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diplomatic and Chinese-foreign non-governmental exchanges brought by or concerning th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giant panda conservation and research over the past three decades, while the self-media platform is more interested in updating the latest information of giant pandas in real time. ② The self-media platform plays a leading role in public opinion amplification and monitoring, and a few negative public opinions dilute the positive benefits brought by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giant panda conservation and research to certain extent. We suggest that the traditional media should return to and focus more on the report of the giant panda itself and create a new cultural image of giant panda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The official departments should carry out overall and sub-project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project on giant panda conservation and research, use multimedia platforms to respond to the focus of public opinions in time, further improve the awareness and importance of the active response and guidance of the public opinions on the Internet, and at the same time weaken the commercial color of giant panda, avoid public misunderstanding, and establish a good and correct atmosphere for giant panda conservation, in order to better play to the comprehensive benefits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n giant pandas in China.
-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珍稀物种,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大熊猫作为我国的特殊“外交使者”,先后被赠送给多个友好国家。为充分利用国际社会的有关力量和资源,我国于1992年开始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动物园开展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截至2022年,我国已经与日本、美国、奥地利、西班牙、英国等19个国家的22个动物园开展了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项目。通过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促进了我国大熊猫保护事业的发展[1]。经过30年的合作宣传,良滨、美香、香香等旅居大熊猫受到国内外民众的喜爱与追捧,很多网民成为“熊猫粉”,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项目也日益被公众关注。在网络信息时代,大众可以通过自媒体和公共媒体的互动模块,发表关于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事务的意见、态度。这些发布内容,结合一些热点信息往往会形成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网络舆情,进而影响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具体事务的进程,并对主管部门和实施单位进一步的决策造成舆论压力。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的主管部门和实施单位,在关注大熊猫繁育技术攻关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重视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的网络舆情,争取公众的认同,从而避免因误解发酵的负面社会舆论对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事务造成干扰。为此,本文对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有关的新闻报道和网络舆情进行量化分析,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议,为进一步塑造大熊猫国际形象、优化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舆情管理机制、更好发挥大熊猫综合效益提供参考。
一. 文献综述
在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相关研究中,张铮等[2]基于《人民日报》1949—2019年以大熊猫为主题的新闻报道进行分析,探究了官方新闻媒体对大熊猫媒介形象建构的演变历程。大熊猫的媒介形象,从我国的代表性物种,到“外交礼物”和“友好大使”,进而成为我国国家形象的“代言人”和文化传播的重要角色,最终生成概念化的大熊猫元素。赵丽君等[3]基于国家形象视角,认为熊猫外交赋予中国良善温和的国际形象。李传有[4]研究认为,熊猫外交促进了我国和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还在国外掀起了“熊猫热”,给国外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提高了当地人民的幸福指数,满足了人们对于熊猫的“需求”。随着互联网普及率极大提升,野生动物网络舆情信息传播呈现出真假难辨、虚假信息传播源难寻之态,多样化的信息传播媒体与复杂的网络环境给应对与处理野生动物网络舆情带来了极大的挑战[5]。 Wu 等[6]收集评估了网络上关于中国旗舰物种中华白海豚的新闻和公众评论,结果表明,大部分文本无法普及野生动物保护知识,甚至导致公众对政府和专家的保护工作高度怀疑。规范管理、科学监测、有效引导野生动物相关网络舆情事件,对促进野生动物保护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7]。目前,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官方新闻媒体对大熊猫国际合作形象的正面构建、大熊猫外交带来的正面效益分析,但缺乏从传统媒体和自媒体舆情视角下对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舆情的探究分析。
随着研究方法的进步,文本从调查问卷、结构性访谈等小样本数据的定性分析,转为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内容语义分析,如潜在狄利克雷分布(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简称LDA)主题挖掘方法和情感分析方法。Blei等[8]于2003年首次使用LDA模型进行文本数据主题挖掘,使用Dirichlet分布作为主题和词分布的共轭先验,合理规避了传统主题模型出现的过拟合问题[9]。情感分析是指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相关技术,研究文本中蕴含的主观情绪[10]。由于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学术界和相关业界便更加重视舆情事件的情感分析[11],主要包括情绪的极性化分析计算与观点倾向性分析计算两个方面[12]。李贺等[13]将国内外学者提出的网络文本数据挖掘方法归为产品特征识别研究、用户情感识别研究和评论话题或主题识别研究3类。大量的研究发现,情绪会通过互联网传染[14]。通过对评论内容的情感分析,有关部门可以得到公众关于舆论事件的积极或消极态度,及时掌握舆论事件的公众痛点,并有针对性地做好舆论应对与疏导,消除负面舆论带来的不良形象,提高其公信力。例如,周书环等[15]基于新浪微博文本评论数据,运用情绪词典、朴素贝叶斯及Kruskal-Wallis检验方法,考察了新冠肺炎疫情下社交媒体中情绪共享类型、传播趋势及影响。由此,本文基于LDA主题挖掘和情感分析技术研究了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有关的网络舆情数据,梳理了新闻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分析了广大民众的想法和诉求,丰富了大熊猫舆情研究的视角。
二. 研究方法
一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主要包含两类:一是全国性和地方性传统新闻媒体资料,包括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中国广播网、中国新闻网、南海网、《四川日报》、《广州日报》等媒体;二是网络社交平台文本,即新浪微博“iPanda熊猫频道”内容和公众评论。“iPanda熊猫频道”从2013年开始专门发布国内外大熊猫的实时动态,截至2022年已经拥有上千万粉丝,单日阅读量超过百万,在大熊猫相关报道上拥有庞大的用户数量和广泛的影响力。本文选取大熊猫和与我国开展国际合作的国家及动物园作为基准关键词进行搜索,并进一步根据搜索内容的关联关键词进行拓展搜索。传统新闻媒体数据的时间跨度为2016年3月至2021年5月,微博自媒体数据的时间跨度为2013年10月至2022年2月。删除广告类数据、空白数据以及与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无关的数据,最终获得新闻正文有效数据4 777条,微博正文有效数据575条,评论有效数据41 339条。
二 关键词抽取
采用词频分析和词云统计技术,确定高频词汇作为文本分析的关键词。利用Python软件的Jieba库分词对文本信息预处理,剔除标点符号等无关要素,过滤“的”“和”“因为”“所以”等停用词。由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停用词表、百度停用词表、四川大学停用词表或中文停用词表等通用停用词表都无法达到文章所需的文本分类精度,所以在通用停用词表的基础上人工加入停用词。
将待分析的文本导入Python软件,使用工具生成词汇频数表,按照词频数从高到低的次序选取与研究主题相关的高频词作为分析依据。利用PyEcharts工具生成高频词汇的词云图,词频越高的单词显示越大、越鲜艳。
三 LDA主题挖掘
从主题角度出发,本文利用Blei等[8]提出的LDA主题模型推测文档的主题分布。在LDA模型中,文档集内每篇文档的主题以概率分布的形式表示,并计算困惑度和进行人为分析。LDA主题模型训练显示,当主题数K = 8时,困惑度最低,模型聚类效果最好,故设定主题模型中主题数K = 8,特征数为2 000,再去除文档内出现概率过大或过小的词汇,进行主题抽取。
四 情感分析
采用基于规则的情感分析方法,对文本进行预处理工作后,针对文本中出现的情感词、否定词、程度副词、特殊标点符号进行词典匹配,计算情感权重,以判断文本内容所表达的情感极性(正面、负面或中性)。
三. 研究结果
一 传统媒体
传统媒体主要关注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带来的综合效益。由图1可知,新闻报道关键词以“中国”为核心,主要包含了以下几种类别:第一类关键词反映了国际合作的背景信息,其中有地域名称,包括中国、日本、美国3个国家,四川、陕西2个省份,上海、重庆2个直辖市,成都、武汉2个省会城市,以及秦岭、卧龙、都江堰等野生或圈养大熊猫的地域等;还有机构名称,出现的“国家公园”“基地”“中心”等词,反映了大熊猫国家公园、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等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相关机构。第二类关键词反映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与大熊猫濒危物种保护繁育的联系,涉及大熊猫生活的“栖息地”“保护区”“森林”,大熊猫的食物来源“竹子”,饲养大熊猫的“饲养员”,大熊猫的数量“增长”及“濒危”等级,大熊猫的“幼仔”“宝宝”等。第三类关键词反映了传统媒体代表的社会大众对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项目带来的社会文化效益的期待,这也是大熊猫衍生的社会经济属性,如“动物园”“旅游”“文化”“景区”“熊猫馆”“游客”“当地产业”“社会”“文明”“国宝”等。对新闻内容进行LDA主题挖掘,提取8个文本主题的关键词,整理如表1所示。
表 1 新闻报道主题挖掘关键词表主题 主题挖掘关键词 主题1 国际合作、交流、生态、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创新、经济、产业、旅游、中国四川成都、博物馆 主题2 野生动物园、饲养员、竹子、国宝、日本、香香、网友、游客、可爱、喜欢、饲养、美国、旦旦、美香 主题3 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圈养大熊猫、加拿大卡尔加里、圆圆、新星、圆仔、出生、体重、幼仔、二顺、奥地利、龙凤胎、疫情、回国、马来西亚、上野、柏林 主题4 野生大熊猫、秦岭、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濒危物种、珍稀物种、红外相机监测、巡护、陕西佛坪、四川、甘肃、七仔、棕色 主题5 景区、游客、旅游、成都、门票、五一、国庆、酒店、高铁、高速 主题6 死亡、禄禄仔、神树坪、唐卡、玩耍、窒息、兽医、官方 主题7 木偶、平昌、冬奥会、演员、机器人、演出、闭幕式、进口博览会吉祥物 主题8 莫斯科、俄罗斯、如意、丁丁 由LDA主题划分的结果可以看出,大熊猫作为旗舰物种和国家“符号”,其保护研究国际合作辐射影响了外交、民间友好交流、生态、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经济等多个领域。根据主题关键词可以将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成效归为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外交及中外民间交流效益3类(见表2)。
表 2 新闻报道主题关键词影响分类影响分类 事件 关键词 社会经济效益 综合辐射 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创新、经济、产业、旅游 文化象征 “北京8分钟”、木偶、平昌冬奥会、演员、机器人、演出、闭幕式、进口博览会吉祥物进宝、阿坝州、大熊猫百图唐卡长卷 带动旅游产业 景区、游客、旅游、成都、门票、五一、国庆、酒店、高铁、高速 生态环境效益 大熊猫保护研究机构 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大熊猫保护研究体系 大熊猫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大熊猫保护监测 秦岭、陕西佛坪、四川、甘肃、濒危物种、珍稀物种、红外相机监测、巡护 大熊猫新星去世 新星、重庆动物园、长寿、圈养大熊猫 棕色大熊猫七仔 秦岭、陕西佛坪、七仔、棕色 外交及中外民间交流效益 中日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 日本上野动物园、日本王子动物园、香香、旦旦、可爱、喜欢、游客、网友 中美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 美香、怀孕、产仔、小奇迹、饲养员、竹子、可爱、喜欢 中俄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 莫斯科、俄罗斯、如意、丁丁 中加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 加拿大卡尔加里、二顺、大毛、疫情、竹子、回国 中奥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 奥地利、龙凤胎、福虎、福豹、福凤、福伴 二 自媒体平台
自媒体平台在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传播中出现正负双重效应。本研究对“iPanda熊猫频道”发布的微博正文数据进行了词频统计,生成词云图如图2所示,排名前20的关键词及词频如表3所示。
表 3 微博正文关键词词频表序号 关键词 词频 1 动物园 440 2 幼仔 314 3 中国 254 4 双胞胎 225 5 国宝 171 6 丹麦 116 7 美国 109 8 旅居 106 9 日本 106 10 比利时 93 11 生日 87 12 法国 72 13 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 70 14 德国 69 15 直播 66 16 好好 66 17 芬兰 65 18 滚滚 63 19 体重 60 20 繁育 60 笔者通过爬虫工具下载了“iPanda熊猫频道”中有关旅居国外大熊猫微博的评论数据,利用jieba库对下载的评论数据进行分词,并用SnowNLP工具进行情感分析。情感值0.500为正面情感最高分,−0.500为负面情感最低分。用Matplotlib对情感数据实现可视化,从总量上看,正面情感占比74%,中性情感占比1%,负面情感占比25%,表明近3/4的网民对大熊猫旅居国外持正面态度,但仍有1/4的网民持负面态度。
由表4可知,在微博评论中,正面情感值为10878.189,是负面情感值的4.42倍。正面情感平均值为0.355,负面情感平均值为−0.241。在微博评论中,大部分网民在微博下发表了自己的态度和看法,中性评论(评论内容仅有“转发微博”字样)只占1%。产生了较为广泛负面舆论的事件主要有:华盛顿动物园旅美大熊猫美香高龄产仔,一家三口被虐待喂食冰坨,网民对延长华盛顿动物园大熊猫留美时间极度不满,平均负面情感值达−0.254;旅居奥地利大熊猫龙徽逝世,网民平均负面情感值达−0.339;因大熊猫嫣嫣曾于德国猝死,网友对大熊猫梦梦、娇庆旅居德国15年表示担忧,平均负面情感值达−0.194;旅居日本大熊猫良浜高龄产仔,网民平均负面情感值达−0.232。从负面情感值可以看到,引起民众负面情绪的事件由强到弱依次为:大熊猫逝世 > 大熊猫受虐待 > 大熊猫高龄产仔,且大熊猫逝世后公众对该国再次租借大熊猫的态度以负面情绪为主。
表 4 微博评论文本情感分析表平均值 总值 总量/条 正面情感值 0.355 10 878.189 30 679 中性情感值 0.000 0.000 450 负面情感值 −0.241 −2 458.632 10 210 四. 结论与建议
一 结 论
1 传统媒体、自媒体均推动了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效益宣传
从总体来看,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自媒体,都推动了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效益宣传。但不同的平台有不同的关注重点,从传统媒体词云图反映的3类关键词来看,传统媒体关注的是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的积极影响,着重报道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开展以来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外交及中外民间交流效益。微博平台“iPanda熊猫频道”等主要实时更新国内外大熊猫的身体情况和生活细节等,通过对大熊猫憨厚可爱形象的报道,使越来越多的民众成为“熊猫粉”。自媒体平台不仅成为广大民众传播大熊猫相关知识的主要平台,也成为广大民众表达自身看法、意见和态度的窗口。
2 自媒体平台在舆情放大和传播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传统媒体报道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活动及相关事件时,以集中塑造、凸显大熊猫的外交形象为主,缺少对大熊猫日常生活的报道与艺术加工,并且传统媒体互动性差,在舆情生产和传播中作用不明显。而自媒体平台发布内容简洁有趣,并且传播时效快、信息交流便利,为公众提供了充分的表达和互动机会[16],符合当下读图时代人们的阅读习惯,更容易被公众接受和喜爱[17],在舆情放大和传播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自媒体平台下微博评论对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的情感态度以正面为主。近3/4的网民对大熊猫旅居国外持正面态度,并在评论中表达了对旅居大熊猫的喜爱和祝福,但有1/4的网民持负面态度,主要负面舆论集中在旅居大熊猫高龄产仔、遭受虐待和逝世等问题上,呼吁旅居大熊猫尽快回国。微博等自媒体平台容易产生大量的误导性信息[18]。例如,2020年8月华盛顿动物园大熊猫美香23岁高龄产仔,生下“小奇迹”,中国传统媒体报道的是大熊猫繁育技术的突破。一些自媒体账号通过微博平台将截取的大熊猫美香的视频片段,配以“救救美香”等文字内容,传播导向为大熊猫美香、添添及幼仔在华盛顿动物园受虐待,视频在网络上得到迅速传播,经笔者统计,截至2021年底,微博平台三个相关“超话”的总阅读量达9.4亿人次,讨论量达40余万条。同时,孟菲斯动物园虐待大熊猫丫丫和乐乐的图片和视频也在网络上传播,播放量过百万次。尽管官方已经说明丫丫、乐乐身体情况良好,但部分网民质疑官方回复视频由孟菲斯动物园早期拍摄,并不具备说服力。负面舆情不仅激起了广大网民对美国动物园管护的愤怒,同时也使得大熊猫官方管理机构的公信力受到严重挑战。而当时由于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团队无法前往美国进行实地调查,这也加深了“熊猫粉”和普通民众对大熊猫近况的担忧,造成部分公众认为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忽视大熊猫福利的不良印象。
二 建 议
一是传统媒体应更多回归大熊猫本体报道,将大熊猫保护研究事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联系,以大熊猫深入人心的憨厚可爱形象为基础,结合大熊猫“旗舰物种”特性,挖掘大熊猫历史文化,创新人文艺术加工,塑造大熊猫生态保护的新型文化形象。
二是利用多种媒体渠道公布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进展,总结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成效。30年来,尽管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取得了多方面的突出成效,但主管部门对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进行主动、全面的成效总结和系统的宣传不足,主要是被动依赖各类媒体前来采访报道有关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的实施进展情况,发布的信息较为零散,使得公众难以全面、客观地认识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项目,也造成部分公众关于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就是大熊猫出国“打洋工”的片面印象。国际上也存在对于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政治化和商业化的偏见。当前亟待对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开展整体和分项目的成效评估,出版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绿皮书(年度报告),向社会全面、系统披露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及其各个具体项目的相关背景、实施进展、合作动态、多种成效等情况。
三是加强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网络舆情监测、应对和引导。部分大熊猫饲养单位要完善舆情监控与应对的体制机制,优化相关的设备和技术条件,在舆情大规模爆发前的产生期和发展期尽早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回应公众舆论关注焦点,减小负面舆情传播规模,减少网络谣言带来的危害。对一些能够引发网民共鸣、引导舆论走向的网络用户按照法律法规进行针对性管理,对该类用户发布的负面内容或谣言,管理者不能被动地遮掩封堵消息或任由不良舆论扩散,使得公众对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及其管理机构的权威性产生质疑,甚至对国家形象和中外友好关系产生负面影响,相反,管理者应积极与网民沟通,使用准确、权威的视频和图片证据向民众澄清事实、解答问题,消除民众疑虑,粉碎不实言论,维护国家形象。
-
表 1 新闻报道主题挖掘关键词表
主题 主题挖掘关键词 主题1 国际合作、交流、生态、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创新、经济、产业、旅游、中国四川成都、博物馆 主题2 野生动物园、饲养员、竹子、国宝、日本、香香、网友、游客、可爱、喜欢、饲养、美国、旦旦、美香 主题3 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圈养大熊猫、加拿大卡尔加里、圆圆、新星、圆仔、出生、体重、幼仔、二顺、奥地利、龙凤胎、疫情、回国、马来西亚、上野、柏林 主题4 野生大熊猫、秦岭、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濒危物种、珍稀物种、红外相机监测、巡护、陕西佛坪、四川、甘肃、七仔、棕色 主题5 景区、游客、旅游、成都、门票、五一、国庆、酒店、高铁、高速 主题6 死亡、禄禄仔、神树坪、唐卡、玩耍、窒息、兽医、官方 主题7 木偶、平昌、冬奥会、演员、机器人、演出、闭幕式、进口博览会吉祥物 主题8 莫斯科、俄罗斯、如意、丁丁 表 2 新闻报道主题关键词影响分类
影响分类 事件 关键词 社会经济效益 综合辐射 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创新、经济、产业、旅游 文化象征 “北京8分钟”、木偶、平昌冬奥会、演员、机器人、演出、闭幕式、进口博览会吉祥物进宝、阿坝州、大熊猫百图唐卡长卷 带动旅游产业 景区、游客、旅游、成都、门票、五一、国庆、酒店、高铁、高速 生态环境效益 大熊猫保护研究机构 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大熊猫保护研究体系 大熊猫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大熊猫保护监测 秦岭、陕西佛坪、四川、甘肃、濒危物种、珍稀物种、红外相机监测、巡护 大熊猫新星去世 新星、重庆动物园、长寿、圈养大熊猫 棕色大熊猫七仔 秦岭、陕西佛坪、七仔、棕色 外交及中外民间交流效益 中日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 日本上野动物园、日本王子动物园、香香、旦旦、可爱、喜欢、游客、网友 中美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 美香、怀孕、产仔、小奇迹、饲养员、竹子、可爱、喜欢 中俄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 莫斯科、俄罗斯、如意、丁丁 中加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 加拿大卡尔加里、二顺、大毛、疫情、竹子、回国 中奥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 奥地利、龙凤胎、福虎、福豹、福凤、福伴 表 3 微博正文关键词词频表
序号 关键词 词频 1 动物园 440 2 幼仔 314 3 中国 254 4 双胞胎 225 5 国宝 171 6 丹麦 116 7 美国 109 8 旅居 106 9 日本 106 10 比利时 93 11 生日 87 12 法国 72 13 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 70 14 德国 69 15 直播 66 16 好好 66 17 芬兰 65 18 滚滚 63 19 体重 60 20 繁育 60 表 4 微博评论文本情感分析表
平均值 总值 总量/条 正面情感值 0.355 10 878.189 30 679 中性情感值 0.000 0.000 450 负面情感值 −0.241 −2 458.632 10 210 -
[1] 周洁敏. 我国大熊猫保护现状剖析[J]. 林业资源管理,2007(5):14-18,28. [2] 张铮,刘钰潭. 大熊猫是如何成为中国国家形象“代言”的:基于人民日报1949—2019年的报道分析[J]. 新闻与写作,2021(2):36-44. [3] 赵丽君,郑保卫. 国家形象视角的“熊猫外交”研究[J]. 新闻爱好者,2017(12):15-19. [4] 李传有. 谈大熊猫在国际合作中的舆情研究[J]. 传播力研究,2018,2(14):30,32. [5] 连子琴,陈文汇,刘俊昌. 野生动物网络舆情传播阶段划分及应对策略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1(2):71-77. [6] WU Y,XIE L,HUANG S,et al. Using social media to strengthen public awareness of wild life conservation[J]. 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2018,153:76-83.
[7] 宋志帆. 与野生动物利用相关的信息微博传播机制及影响效应[D].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21. [8] BLEI D,NG A,JORDAN M. 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J]. Journal of Machine Learning Research,2003,3:933-1022.
[9] 杨凡. 基于LDA主题模型的在线评论聚类分析与推荐[D].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9. [10] 戴宏亮,钟国金,游志铭,等. 基于Spark的舆情情感大数据分析集成方法[J]. 计算机科学,2021,48(9):118-124. [11] 徐恒,张梦璐,孙德厂. 基于LDA模型的国内评论挖掘与情感分析领域主题分析与演化趋势[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7(2):38-46. 徐恒, 张梦璐, 孙德厂 . 基于LDA模型的国内评论挖掘与情感分析领域主题分析与演化趋势[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 ,37 (2 ):38 -46 .[12] 饶元,吴连伟,王一鸣,等. 基于语义分析的情感计算技术研究进展[J]. 软件学报,2018,29(8):2397-2426. [13] 李贺,曹阳,沈旺,等. 基于LDA主题识别与Kano模型分析的用户需求研究[J]. 情报科学,2021,39(8):3-11,36. [14] KRAMER A D I, GUILLORY J E, HANCOCK J T. Experimental evidence of massive-scale emotional contagion through social networks [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14,111(24):8788-8790.
[15] 周书环,杨潇坤. 新冠肺炎疫情下社交媒体情绪传播及其影响研究:基于新浪微博文本数据的实证分析[J]. 新闻大学,2021(8):92-106,120-121. [16] 侯震,童惟依,池慧,等. 自媒体环境下健康信息传播的特征[J]. 中国医学图书馆情报杂志,2018,27(11):40-44. [17] 何德慧.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传播研究[D]. 长沙:湖南大学,2017. [18] ALKHAJA K A J, ALKHAJA A K, SEQUEIRA R P . Drug information,misinformation,and disinformation on social media:a content analysis study[J].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Policy,2018,39(3):343-357.
-
期刊类型引用(0)
其他类型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