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我国林业行业ESG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王忠平, 刘袖瑕, 谢若彬

王忠平, 刘袖瑕, 谢若彬. 我国林业行业ESG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24199
引用本文: 王忠平, 刘袖瑕, 谢若彬. 我国林业行业ESG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24199
Wang Zhongping, Liu Xiuxia, Xie Ruobin. Research on the ES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for China's Forestry Industry[J].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24199
Citation: Wang Zhongping, Liu Xiuxia, Xie Ruobin. Research on the ES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for China's Forestry Industry[J].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24199

我国林业行业ESG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王忠平,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志愿服务、企业社会责任、公益慈善。Email:wangzhongping@hcvcchina.com 地址:100083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Research on the ES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for China's Forestry Industry

  • 摘要: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企业ESG信息披露与评价在我国逐步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主动公开其环境、社会及治理方面的信息,以展示其可持续发展成果。本文探讨林业行业ESG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在现有国内外行业披露框架或指南基础上,结合林业行业特征,构建了一套包含14个指标的林业行业ESG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赋权。通过对79家林业上市企业的ESG信息披露质量进行分析,发现行业整体信息披露水平较低,且不同上市地点、细分行业和不同所有制类型之间存在明显信息披露差异,并对监管端、行业端和企业端提出建议,以期通过评价体系的应用推动林业行业企业深入开展ESG治理,规范披露ESG信息,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corporate ES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evaluation have gradually get attention in China. More and more companies are proactively disclosing information on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aspects to showcase their achievements 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n ES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for the forestry industry. Based on existing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industry disclosure frameworks or guidelines, and ncorpora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restry industry, this paper proposed a set of ES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of forestry industry,which comprising 14 indicators.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 was employed to assign weights to these indicators. Analysis of ES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quality across 79 listed forestry companies revealed that the overall level of disclosure in the industry remains relatively low, with significant disparities observed across different listing locations, sub-sectors, and ownership types.Recommendations were proposed for regulatory bodies, industry associations, and enterprises, aiming to promote in-depth ESG governance within the forestry industry, standardize ES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enhanc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apabilities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evaluation system.

  • 可持续发展理念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萌芽。在随后相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对可持续发展的认知层面上达成空前的一致,由此可持续发展成为联合国主导和倡导的主要理念。经济、环境、社会的可持续性也被认为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支柱。

    自1969年至今,联合国牵头形成一系列可持续发展导向性文件。2000年7月,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成立,号召全球企业将人权、劳工标准、环境和反腐败方面的管理纳入经营活动,推动商业在可持续发展中承担责任。2004年,该组织联合20家金融机构发布《关怀者胜》倡议书,呼吁金融机构在投资研究过程中,充分考虑将环境(Environment)、社会(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问题融入分析、资产管理及证券经纪业务。自此,ESG成为一种投资理念和对企业进行评价的标准、工具,引导资本市场从多维度综合衡量企业长期价值。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碳达峰、碳中和成为许多国家的政治承诺或政策目标。随着环境资源交易相关理论与实践的逐步成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不断加快,这对企业经营决策、内部管理等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我国,随着“双碳”目标的确立,相关政策密集出台,企业相关信息披露也逐步从自愿的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披露方式向强制性的ESG信息披露方式转变。2024年4月,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分别发布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文件《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试行)》,要求上证180、深证100、科创50、创业板指数样本公司及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ESG信息,并鼓励其他上市企业按照该文件要求进行披露。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公开其环境、社会及治理方面的信息,以展示其可持续发展成果。

    2024年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发布,提出探索开展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评价。行业ESG评价是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但目前在知网上搜索“林业 + ESG评价”“林业 + 可持续发展评价”,还是空白状态。本研究尝试构建林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根据层次分析法(AHP法)进行量化赋权,并对79家林业上市企业进行评价,呈现林业行业ESG信息披露质量现状。

    信息披露是信息披露质量评价的前置条件。国际企业常用的披露框架有两类,一类是国际多边组织提供的普适性较强的框架,如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简称GRI)的GRI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 26000社会责任标准、可持续发展会计准则委员会(Sustainability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简称SASB)的SASB准则,还有一类是聚焦气候变化等领域的专项披露框架,如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简称TCFD)的TCFD框架、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简称CDP)的碳信息披露项目等。2023年6月,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nternational Sustainability Standards Board,简称ISSB)推出《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发展披露准则第1号——可持续相关财务信息披露一般要求》和《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发展披露准则第2号——气候相关披露》,对多方面成果进行了整合,也标志着全球可持续信息披露统一规范迈出重要一步。2024年4月,我国三大交易所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同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2025年4月财政部就《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气候(试行)》征求意见,逐步规范企业在环境、社会和治理等方面的可持续信息披露要求。

    普适性较强的框架难以体现行业特色,为此,各行业框架也在纷纷推出。当前GRI标准中,尚无林业相关行业披露标准。根据ISSB一般披露要求建议的SASB行业分类,林业行业可持续发展信息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行业:林业管理——生态系统服务和影响、土著人民的权利、气候变化适应;纸浆及纸制品——温室气体排放、空气质量、能源管理、水管理、供应链管理;建筑产品及家具——能源管理、产品中的化学品管理、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木材供应链管理。从国内行业类披露标准来看,根据《中国林业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南》,林业行业披露特色议题包括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森林资源培育与可持续经营、木材负责任采购与产销链管理、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根据《中国林产工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林业主要行业特色指标有:降低甲醛等挥发性化合物使用、减少化学品使用、针对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员的家具设计、工厂防火理念/制度/措施、促进林农的营林/造林活动、促进林农就业和增加林农收入、发展循环经济、环保包装、可持续林业、边角料充分利用、家具回收、采用可回收的原材料、原材料回收/再利用。

    林业行业围绕森林资源开发利用,延伸出与其他行业相比更为独特的披露要求,特别是在生态系统影响、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森林及木材供应链管理、林农权益保护、循环经济等议题方面,具有显著的行业特征。此外,从当前“双碳”相关政策的落地与发展趋势来看,林业碳汇也为林业企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将成为林业企业ESG实践的新方向。

    在我国,ESG在林业领域的研究与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与林业行业及企业ESG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ESG表现与企业生产效率[1]、低碳转型[2]、投资效率[3]、盈利能力[4]等生产或财务表现之间关系的分析和讨论,或着重讨论“双碳”视角下林业生态经济发展[5]、森林资源资产价值评估[6]与林木资产会计信息披露[7]等,尚未有针对林业行业ESG评价体系的研究。据此,本文通过行业特征分析,结合行业披露标准,构建行业ESG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并进行分析。

    林业是指对森林资源进行管理、保护和利用的行业,与森林系统密切相关。2008年,原国家林业局、国家统计局印发《林业及相关产业分类(试行)》,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对林业的界定,结合我国林业管理的实际情况,将林业及相关产业界定为:依托森林资源、湿地资源、沙地资源,以获取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的,为社会提供(也包括部分自产自用)林产品、湿地产品、沙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密切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根据这一定义,林业及相关产业被分为林业生产、林业旅游与生态服务、林业管理、林业相关活动4个部分,共13个大类、37个中类和112个小类。围绕着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林业产业链贯穿了第一、第二及第三产业。

    从林业产业的产生基础看,森林资源合理利用是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包括森林培育管护、生物多样性等核心内容,构成了林业企业长期稳定运营的根本保障。从木材的加工与应用看,以林木为主要原材料的加工企业(板材、造浆)及造纸、家具等企业,与制造业相关性更强,这类企业在关注能源消耗、环境污染、温室气体排放等议题的同时,还需要关注合法木材、可持续供应链等议题。此外,森林资源在固碳减碳、水土保持等方面的独特作用,使林业较其他行业具有更加突出的绿色正向特征。各类林业企业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提高资源利用率、可持续供应链建设方面,或主动或被动地承担起相关责任。林业生态系统、林业产业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三者的协调共生发展是一条十分有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8]

    基于林业行业特征,结合主流披露指引,笔者在ESG通用议题的基础上加入《中国林业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南》《中国林产工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中提及的林业行业特色议题,根据专家打分意见进行梳理汇总,从指标通用性、可比性、一致性三个原则出发,建立适用于我国林业行业的ESG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通过文献梳理、专家问卷,获取初始指标31个,然后对初始指标进行筛选、添加、删减,并结合SPSS软件对指标进行累计贡献分析,最终选取14个指标,并以此建立适用于林业行业的ESG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  1  林业行业ESG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
    目标层准则层要素层
    环境(E)环境管理环境管理体系、森林可持续经营、环境保护投入
    资源使用及效率提升能源管理与使用、清洁能源应用、水资源使用、化学品管理及使用、原材料循环利用
    排放与废弃物废气排放情况及排放量、废弃物排放情况及排放量、废水排放情况及排放量
    应对气候变化气候变化管理、温室气体排放、碳配额的取得与使用、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年固碳量、森林碳汇产品开发与交易
    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在管林地面积、森林资源培育与保护、森林生态服务功能
    社会(S)产品与客户产品质量管理、产品合格率、可持续产品设计、潜在风险警示、客户服务、投诉解决率、客户满意度
    创新驱动科研投入、科技创新研发、科技创新专利申请及授权数、信息化智慧企业建设、信息安全
    员工权益员工雇佣、员工发展
    职业健康与安全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投入、员工体检覆盖率、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培训及绩效、安全生产绩效、年因工作关系而死亡的人数及比率、年因工伤损失工日数
    供应链建设供应链管理、负责任/可持续采购、经认证的木材原材料占比、供应商数量、供应商区域分布及占比、供应商尽职调查、供应商ESG审核与培训、森林产销链认证
    社会贡献纳税总额、支持乡村振兴、公益贡献、参与社区发展、企业志愿服务
    治理(G)董事会治理治理架构、运作程序
    商业合规风险防范、反商业贿赂与反贪污、反不正当竞争
    ESG管理ESG管理体系、ESG融入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本研究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设计指标权重问卷,通过邮件征询、访谈征询方式向由林业行业与ESG专家学者、从业人员组成的评价小组征求意见进行指标重要程度赋权,以保障评价体系的科学、适用。具体赋权方法参考刘万里等的《AHP中群决策判断矩阵的构造》[9]。本次研究于 2024年3月发放问卷共计28份,回收有效问卷25份。其中现场访谈7名相关高校的专家教授,线上访谈12名ESG领域专家学者,邮件方式咨询9名林业企业从业者。

    对评价小组的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均值作为矩阵分析值,对各层指标权重进行计算,并通过两两对比对矩阵重要程度打分。其中,重要程度打分采取1 ~ 9分标度法。矩阵中Cij表示i、j两个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Cij = 1/Cji。同时,为了保证矩阵赋值逻辑的合理性,进行一致性比例(CR)检验,当CR < 0.1,则矩阵符合逻辑。按照同样的方法得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判断矩阵的相对权重,并得出综合权重:综合权重 = 其所属上层指标的权重*该底层指标在其上层指标中的相对权重,即W综合 = W目标层*W准则层|准则层,具体权重详见表2

    表  2  林业行业ESG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权重
    目标层相对权重准则层相对权重综合权重
    环境0.246环境管理0.1920.047
    资源使用及效率提升0.2350.058
    排放与废弃物0.1680.041
    应对气候变化0.1850.046
    生态保护0.2210.054
    社会0.437产品与客户0.3200.140
    创新驱动0.1890.083
    员工权益0.2280.100
    职业健康与安全0.0670.029
    供应链建设0.1530.067
    社会贡献0.0420.018
    治理0.316董事会治理0.5020.159
    商业合规0.3630.115
    ESG管理0.1340.042
    注:因四舍五入,表格中权重和可能存在 ± 0.001偏差;权重均通过归一化处理,实际总和为1。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通过企业ESG信息采集,根据各层级指标权重及得分进行加总后计算得出企业ESG发展初始分。若设Sk为第k个二级指标得分(通过企业披露信息评估得出),Wk为第k个二级指标的综合权重(综合权重据表2),n为二级指标总数(本研究中n = 14),则评价初始分计算公式为:

    $$ {ESG}_{初始分}=\sum _{k=1}^{n}({S}_{k}\times {W}_{k}) $$

    此外,根据公开信息查询,对企业在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产品质量责任、合规监管要求等方面产生的违法、违规事件进行检索,并将其作为重大缺失项进行扣分调整,若在上述四个领域出现违法违规事件受到相关主管部门处罚,每受处罚1次,扣1分。经调整后的分数为企业ESG信息披露指数得分。

    参照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林业/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家具制造业),从A股及H股上市公司进行样本筛选,剔除经营异常企业,最终选出79家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通过采集2023年各企业发布的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或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并从企业年报、公司主页公开信息、监管信息、司法信息以及其他公开信息获取研究数据,进行信息整理与赋分计算,得出行业总体结论。同时根据样本企业上市地点、细分行业、企业所有制类型进一步深度分析林业上市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情况。

    综合评估结果显示,在该ESG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下,林业上市企业整体表现欠佳。总体层面,58%的林业上市企业(46家)综合得分未达到及格线(60分)。分维度考察,在环境、社会、治理三个维度下,分别有69.62%(55家)、58.23%(46家)、48.10%(38家)的林业上市企业得分低于60分。上述数据表明,林业上市企业普遍存在ESG信息披露重视程度不足、实践水平偏低的问题,导致其可持续发展相关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不足,行业ESG信息披露质量亟待系统性提升。

    进一步分析H股/A股不同上市地点林业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得出相关数据如表3所示。

    表  3  按上市地点分析样本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
    H股上市企业A股上市企业
    样本数量1861
    平均得分57.4552.86
    中位数57.8949.78
    上四分位数65.1171.78
    下四分位数51.4434.93
    四分位差值13.6736.8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基于观测数据分析,H股与A股林业上市企业样本ESG信息披露质量呈现显著差异。H股样本在整体表现上具有相对优势,其平均得分与中位数均显著高于A股样本,反映出其信息披露质量的整体水平更优。同时,H股样本的得分分布离散程度较低,表明企业间表现异质性较小,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相比之下,A股样本的得分分布则呈现出较大的离散性,企业间信息披露差异更为显著。值得注意的是,在高分段区间,A股样本中,表现优异的头部企业占比更高;然而在低分段区间,H股样本的表现相对更好,极端低分企业数量少于A股。

    这一结果与当前H股与A股监管政策差异、投资者结构特征、企业国际化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从监管差异看,香港联交所自2016年起对上市企业建立“遵守或解释”机制,要求上市公司披露ESG信息,形成强制披露机制,而A股仍为自愿披露为主,林业行业上市企业未纳入上证180、深证100等强制披露范围内。从资本市场压力传导角度,H股国际资本参与度显著更高。国际投资者对ESG评级的重视程度远超境内投资者,这驱动H股上市企业主动对接国际标准与期望,提升披露质量以维持估值。

    从细分行业分析林业上市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得出相关数据如表4所示。

    表  4  按细分行业分析样本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
    林业/木材加工和
    木、竹、藤、棕、草制
    品业样本企业
    造纸和纸制业
    品样本企业
    家具制造业
    (木制产品为主)
    样本企业
    样本数量 14 44 21
    平均得分 43.65 64.74 68.93
    中位数 39.05 66.83 70.4
    上四分位数 49.64 74.11 80.99
    下四分位数 35.48 54.04 63.87
    四分位差值 14.16 20.08 17.12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基于观测数据分析,林业产业链内不同细分行业的上市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呈现显著差异。家具制造业(木制产品为主)样本企业在平均分、中位数、上四分位数和下四分位数等方面均领先于其他细分行业。这表明该行业整体信息披露质量较高且内部一致性较高(得分分布相对集中)。造纸和纸制品业样本企业在各项指标上表现居于中等,其平均分低于家具制造业(木制产品为主)样本企业,但高于林业/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样本企业,且企业间披露质量差异较大(得分分布较为分散)。林业/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样本企业在所有指标上均显著滞后,其平均分、中位数及上下四分位数均显著低于前述两个行业,反映出该行业整体信息披露质量不佳,且多数企业得分较低。

    这一分化主要源于三类行业在产业链位置、政策敏感性与资源禀赋上的根本差异。林业/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企业集中于原材料的粗加工,处于行业产业链上游,相应缺乏终端消费市场和资本市场压力传导。行业本身具有绿色属性,导致企业对ESG信息披露价值的内在驱动力不足。虽然行业总体符合ESG实践方向,特别是在气候变化议题上具有正向价值,但当前森林固碳的计量标准、开发规范及市场化机制等方面尚不健全,导致其生态价值难以有效货币化,行业绿色价值尚未充分挖掘,未能充分转化为企业披露激励。造纸和纸制品业企业资产密集、能耗突出,被纳入重点监管范畴,政策敏感性较高,受“双碳”政策的直接影响,强将环境促使企业在能源管理、排放与污染物议题方面建立了相对体系化的实践与披露框架。同时,部分造纸和纸制品企业直接面临终端消费者,在业务布局过程中,企业注重自身品牌形象塑造,在社会相关议题中也有较好的表现。此外,部分企业正通过实施“林纸一体化”战略,主动优化供应链可持续性管理,并在相关披露中有所体现。家具企业更是直接面向消费者,甚至不少企业正在积极探索“走出去”,在激烈市场竞争中,企业为提升产品标准(如绿色产品、可持续设计)、塑造品牌声誉及满足国际市场需求,促使家具企业在推动ESG信息披露方面具有更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根据Wind金融终端查询林业上市样本企业性质,将其分为中央国有企业、地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公众企业五大类。因公众企业仅2家,为方便相关数据分析,将样本企业分为国有上市企业(含中央国有企业、地方国有企业)样本13家、民营上市企业样本56家、外资及其他类型企业(含外资企业、公众企业)样本10家,相关数据如表5所示。

    表  5  按所有制类型分析样本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
    国有企业样本 民营企业样本 外资及其他类型企业样本
    样本数量 13 56 10
    平均得分 60.82 52.45 53.09
    中位数 65.45 50.05 52.58
    上四分位数 68.75 71.78 62.77
    下四分位数 53.08 34.58 42.83
    四分位差值 15.68 37.19 19.94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基于观测数据分析,林业行业不同所有制上市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呈现显著差异。国有上市企业在信息披露上表现相对优,其平均分、中位数指标均显著领先,且得分分布离散程度较低。这表明国有上市企业的ESG信息披露水平较高且具有一致性,企业间差异较小。民营企业的平均分和中位数均处于较低水平,但其组内离散程度较大(表现为较大的四分位差)。这意味着民营企业间ESG信息披露表现存在显著两极分化,少数企业表现较好,但多数企业披露质量较差。外资及其他类型企业的平均分和中位数略高于民营企业,但整体信息披露质量仍不理想,大部分企业得分偏低。

    这种分化现象主要源于三类企业在政策资源可及性、监管压力传导强度及价值链控制力三个维度上存在差异。国有企业具有监管驱动的先发优势,在国资委监管机构的正常引导和制度推动下,国有企业ESG信息披露意识方面觉醒较早,制度化程度较高。同时,国有企业凭借独特的体制内地位,在政策敏感性和关键资源获取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这使其在挖掘气候相关机遇方面(参与碳汇交易市场准入、获取碳汇项目支持)和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如参与社区治理和支持乡村振兴)占据先发地位。相较之下,国有企业在公司治理结构与运作规范性方面通常也更为规范。民营企业普遍在行业特色ESG议题的管理能力与认知方面不足,对诸如生物多样性需要专业知识与长期投入的领域,系统性管理措施缺位,披露意识薄弱。此外,在供应链ESG风险审核与推动上下游合作伙伴提升ESG表现等,民营企业的实践深度和广度仍需提升,相关披露亦显不足。外资企业虽然具有较为成熟的国际ESG实践经验体系,但在充分理解并适应中国本土特定的ESG披露要求与社会期望方面存在挑战。这种适应性不足尤其体现在对本土化社会议题的披露上,例如在社区贡献、支持乡村振兴等社会维度方面的具体行动与绩效披露相对欠缺。

    当前,我国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速建设世界一流企业。ESG理念已经成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地方政府、林业监管部门应推动建立适合我国林业行业ESG发展的相关政策,激励企业从管理、实践、信息披露等维度将ESG理念融入运营,引导企业规范、透明、可持续发展。

    从监管端来看,主管部门牵头,联合行业协会等关键主体,构建并完善多主体协同的林业行业ESG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并推广普及。具体应用中,一方面注重提升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权威性,另一方面强化结果应用,可以对信息披露质量优异的企业予以正向激励及政策倾斜,如纳入绿色企业名单;对于信息披露违规或评级持续劣后企业启动差异化监管,如重点监察、信用降级等。通过上述方式,切实发挥评价体系的监管效能,驱动信息披露质量的实质性提升,让评价结果产生实际价值。

    从行业端来看,林业行业要推动ESG信息披露标准框架,并推动ESG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的规范化应用,通过持续优化评价机制,强化ESG评价的正向引导和激励作用,进而推动行业信用体系完善、赋能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此外,行业组织应主导建立交流平台,推动行业企业ESG实践的交流与沟通,共同推动企业互动交流,彼此借鉴;开展林业ESG议题深度研究,加强林业行业ESG专业人才梯队建设等,促进林业企业竞争实力的提升。

    从企业端来看,企业需要通过双路径协同推进ESG能力建设。其一,要深化ESG战略整合与运营嵌入。将ESG要素融入战略规划与运营流程,构建起包含ESG绩效指标的考核激励机制,培育以社会责任为核心的组织文化。重点在加强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林业可持续、建设责任供应链、员工关爱与社区关怀等领域形成制度化实践,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其二,完善ESG信息披露与价值传导机制。提升信息披露质量意识,建立常态化利益相关方沟通渠道,通过透明度建设展现可持续发展绩效,塑造企业声誉资本。同时,企业主动参与ESG评级,基于评级诊断识别治理缺口和管理薄弱环节,针对性地优化ESG实践路径,驱动企业战略迭代升级,改善企业在资本市场的估值表现,降低融资成本,吸引更多投资者关注,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

  • 表  1   林业行业ESG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

    目标层准则层要素层
    环境(E)环境管理环境管理体系、森林可持续经营、环境保护投入
    资源使用及效率提升能源管理与使用、清洁能源应用、水资源使用、化学品管理及使用、原材料循环利用
    排放与废弃物废气排放情况及排放量、废弃物排放情况及排放量、废水排放情况及排放量
    应对气候变化气候变化管理、温室气体排放、碳配额的取得与使用、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年固碳量、森林碳汇产品开发与交易
    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在管林地面积、森林资源培育与保护、森林生态服务功能
    社会(S)产品与客户产品质量管理、产品合格率、可持续产品设计、潜在风险警示、客户服务、投诉解决率、客户满意度
    创新驱动科研投入、科技创新研发、科技创新专利申请及授权数、信息化智慧企业建设、信息安全
    员工权益员工雇佣、员工发展
    职业健康与安全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投入、员工体检覆盖率、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培训及绩效、安全生产绩效、年因工作关系而死亡的人数及比率、年因工伤损失工日数
    供应链建设供应链管理、负责任/可持续采购、经认证的木材原材料占比、供应商数量、供应商区域分布及占比、供应商尽职调查、供应商ESG审核与培训、森林产销链认证
    社会贡献纳税总额、支持乡村振兴、公益贡献、参与社区发展、企业志愿服务
    治理(G)董事会治理治理架构、运作程序
    商业合规风险防范、反商业贿赂与反贪污、反不正当竞争
    ESG管理ESG管理体系、ESG融入
    下载: 导出CSV

    表  2   林业行业ESG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权重

    目标层相对权重准则层相对权重综合权重
    环境0.246环境管理0.1920.047
    资源使用及效率提升0.2350.058
    排放与废弃物0.1680.041
    应对气候变化0.1850.046
    生态保护0.2210.054
    社会0.437产品与客户0.3200.140
    创新驱动0.1890.083
    员工权益0.2280.100
    职业健康与安全0.0670.029
    供应链建设0.1530.067
    社会贡献0.0420.018
    治理0.316董事会治理0.5020.159
    商业合规0.3630.115
    ESG管理0.1340.042
    注:因四舍五入,表格中权重和可能存在 ± 0.001偏差;权重均通过归一化处理,实际总和为1。
    下载: 导出CSV

    表  3   按上市地点分析样本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

    H股上市企业A股上市企业
    样本数量1861
    平均得分57.4552.86
    中位数57.8949.78
    上四分位数65.1171.78
    下四分位数51.4434.93
    四分位差值13.6736.85
    下载: 导出CSV

    表  4   按细分行业分析样本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

    林业/木材加工和
    木、竹、藤、棕、草制
    品业样本企业
    造纸和纸制业
    品样本企业
    家具制造业
    (木制产品为主)
    样本企业
    样本数量 14 44 21
    平均得分 43.65 64.74 68.93
    中位数 39.05 66.83 70.4
    上四分位数 49.64 74.11 80.99
    下四分位数 35.48 54.04 63.87
    四分位差值 14.16 20.08 17.12
    下载: 导出CSV

    表  5   按所有制类型分析样本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

    国有企业样本 民营企业样本 外资及其他类型企业样本
    样本数量 13 56 10
    平均得分 60.82 52.45 53.09
    中位数 65.45 50.05 52.58
    上四分位数 68.75 71.78 62.77
    下四分位数 53.08 34.58 42.83
    四分位差值 15.68 37.19 19.94
    下载: 导出CSV
  • [1] 陈玲芳. 林业企业ESG表现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J]. 林业经济问题,2022,42(5):532-539.
    [2] 叶洁莹,龙勤. 基于ESG评级的林业控排企业低碳转型实现路径研究:基于一项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J]. 绿色科技,2023,25(17):209-221.
    [3] 张楠,王一伟,张玉静,等. ESG表现对我国林业上市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J]. 生产力研究,2024(6):68-75.
    [4] 刘秋金,杨思崟,林淳,等. 林业上市公司ESG表现对其盈利能力影响研究[J]. 中国林业经济,2023(1):137-143.
    [5] 邓清月. “双碳”视域下林业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J]. 中国林业产业,2024(5):37-39.
    [6] 何炯英,刘梅娟,李婷. 森林碳汇会计核算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林业经济问题,2021,41(5):552-560.
    [7] 余颖,卞佳雯. 上市公司林木资产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改进意见[J]. 现代商业,2015(29):143-145.
    [8] 张智光. 绿色供应链视角下的林纸一体化共生机制[J]. 林业科学,2011,47(2):111-117.
    [9] 刘万里,刘三阳. AHP中群决策判断矩阵的构造[J].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5(11):93-94,99.
表(5)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4
  • HTML全文浏览量:  7
  • PDF下载量:  1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5-03-19
  • 录用日期:  2025-07-02
  • 网络出版日期:  2025-07-06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