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吴英丽, 印中华.
全球木质林产品贸易竞争与互补网络结构分析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22(): 1-10.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23041
|
[2] |
周莹莹, 洪云培, 程宝栋, 王佳琦, 李慧娟.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纸品贸易网络结构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1(1): 9-18.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21285
|
[3] |
张羽婷, 万璐.
绿色新基建是否能为中国林业环境产品出口结构优化赋能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1(1): 56-64.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21290
|
[4] |
黄春燕, 苏建兰, 贺超.
三权分置对林业组织治理模式变革的激励与制约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0(1): 39-46.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20107
|
[5] |
陈曦, 张锐, 曹芳萍.
西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及优化研究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6(4): 69-78.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17068
|
[6] |
戴胡萱, 李俊鸿, 马建章, .
台湾地区环保志工参与动机、工作满意度及组织承诺的探讨以太鲁阁和阳明山国家公园为例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4(2): 34-40.
|
[7] |
刘倩倩, 杨林超, 姜雪梅, 温亚利, 贺超.
辽宁省农户参加林业合作组织的影响因素分析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4(1): 71-75.
|
[8] |
田朝阳, 孙文静, 杨秋生.
基于神话传说的中西方古典园林结构 法式冶探讨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1): 51-57.
|
[9] |
刘云龙, 刘梦婕, 李红勋.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的三明市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2(4): 34-36.
|
[10] |
郎郑欣, 黄小俊, 乔月, 温亚利.
三明市非木质林产品产业结构关联分析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2(4): 27-33.
|
[11] |
任艳梅, 刘梦婕, 温亚利.
农户对林业合作组织需求的分析以福建省三明市为例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2(4): 55-59.
|
[12] |
顾艳红, 张大红.
林业合作组织中合作关系的演化博弈分析——以“公司+林业合作组织+林农”模式为例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1(1): 74-79.
|
[13] |
盖光.
生态文化与社会生态结构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9(2): 47-51.
|
[14] |
郑慧, 张宇清, 吴斌, 李冰.
我国平原地区林业产业结构特点分析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8(3): 115-119.
|
[15] |
杨小军, 徐晋涛.
退耕还林工程经济影响结构性分析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8(4): 12-19.
|
[16] |
张爱美.
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灰色动态关联分析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7(2): 84-87.
|
[17] |
孔忠东, , 徐程扬, 赵伟.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及后续政策建议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6(4): 48-51.
|
[18] |
谭红杨, 朱永杰.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结构分析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6(3): 45-49.
|
[19] |
程宝栋, 宋维明.
产业结构与中国木材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6(4): 37-41.
|
[20] |
李晓勇, 甄学宁.
森林文化结构体系的研究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5(4): 16-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