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姚贝.
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之确立与完善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22(1): 80-85.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22105
|
[2] |
连子琴, 陈文汇, 刘俊昌.
野生动物网络舆情传播阶段划分及应对策略研究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1(2): 71-77.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21188
|
[3] |
马炫钰, 陈文汇, 刘俊昌.
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资产统计分类体系构建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0(1): 19-25.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20167
|
[4] |
胡雄蛟, 宋昌素, 范馨悦, 肖燚, 徐卫华, 欧阳志云.
中国灌丛生态系统主要调节服务及价值评估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0(3): 58-64.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21073
|
[5] |
严娟娟, 黄秀娟.
基于TCM 方法的旅行成本测算与游憩价值评估研究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5(4): 62-67.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16072
|
[6] |
李慧, 何晓琦, 孔艳, 李文军.
欧洲森林文化的传统价值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4(1): 33-37.
|
[7] |
仲艳维, 刘璇, 关文彬.
中国商标生物存在价值评估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4(1): 76-79.
|
[8] |
谢哲根, 何必庭, 童红卫, 韩国康, 刘梅娟.
基于林分水平的森林资源资产价值组成研究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4): 61-66.
|
[9] |
马青, 张宇清, 吴秀芹, 吴斌, 刘博.
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非使用价值评估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2(3): 35-39.
|
[10] |
李向前, 刘胜强, 毛显强.
突发环境事件损失价值评估框架研究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0(1): 84-88.
|
[11] |
李东.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研究综述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0(1): 59-64.
|
[12] |
施德群, 张玉钧.
旅行费用法在游憩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9(3): 69-74.
|
[13] |
杨志耕, 张颖.
基于条件价值法的井冈山森林游憩资源价值评估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9(4): 53-58.
|
[14] |
周鸿升, 唐景全, 郭保香, 王希群, 董金花, 李凯, 侯森林.
我国重点野生保护动物肇事涉及的有关法律及经济补偿问题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9(1): 36-40.
|
[15] |
周鸿升, 唐景全, 郭保香, 王希群, 董金花, 李凯, 侯森林.
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肇事特点及解决途径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9(2): 37-41.
|
[16] |
王富炜, 王自力.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价值类型及其估值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8(4): 83-86.
|
[17] |
贺超, 温亚利, 姚星期, 谢屹.
中国大熊猫保护体系的建立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7(2): 79-83.
|
[18] |
甄学宁.
森林文化产品的价值与价格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5(4): 21-25.
|
[19] |
游彬, 刘俊昌.
我国野生动物贸易统计现状与对策建议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5(3): 78-82.
|
[20] |
马广琳, 刘俊昌, 陈文汇, 储汪林, 游斌.
世界野生动物贸易统计方法现状分析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4(2): 66-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