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姚贝.
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之确立与完善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22(1): 80-85.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22105
|
[2] |
连子琴, 陈文汇, 刘俊昌.
野生动物网络舆情传播阶段划分及应对策略研究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1(2): 71-77.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21188
|
[3] |
马炫钰, 陈文汇, 刘俊昌.
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资产统计分类体系构建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0(1): 19-25.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20167
|
[4] |
丛艳国, 魏立华, 秦毅.
广州居民对省内森林公园的旅游选择行为研究——基于PRED矩阵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7(1): 46-52.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17087
|
[5] |
谷晓丹, 罗玲玲, 陈红兵.
基于可供性机制的环境设计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6(4): 14-20.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17062
|
[6] |
倪欣欣, 马仁锋, 吴杨, 庄佩君.
西方露营旅游研究动向、方法及对中国森林旅游启示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4(4): 23-32.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15050
|
[7] |
熊大桐.
中国林业科学技术史的方法论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4(4): 14-16.
|
[8] |
张昶, 王成.
我国城市生态文化建设总体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1): 45-50.
|
[9] |
何晓琦.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森林文化类文章统计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0): 0-0.
|
[10] |
杨德凭, 孙玉红, 董丽.
古典园林边角空间的理景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0(4): 21-25.
|
[11] |
张勇.
参与式方法在退耕还林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9(1): 106-109.
|
[12] |
周鸿升, 唐景全, 郭保香, 王希群, 董金花, 李凯, 侯森林.
我国重点野生保护动物肇事涉及的有关法律及经济补偿问题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9(1): 36-40.
|
[13] |
周鸿升, 唐景全, 郭保香, 王希群, 董金花, 李凯, 侯森林.
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肇事特点及解决途径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9(2): 37-41.
|
[14] |
董亚杰, 杨迪.
北京林业大学发表科技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8(3): 139-141.
|
[15] |
胡明形, 赵姜.
未观测林业经济及其规模估算方法初探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7(1): 38-41.
|
[16] |
韩嵩, 刘俊昌.
野生动物资源价值评估的研究进展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7(1): 47-52.
|
[17] |
孔祥旭, 张玉钧.
从日本经济学理念看其实态分析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5(4): 70-74.
|
[18] |
高双林, 王国柱.
学科建设“诊断”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5(4): 65-69.
|
[19] |
游彬, 刘俊昌.
我国野生动物贸易统计现状与对策建议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5(3): 78-82.
|
[20] |
袁继明, 温亚利.
我国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4(2): 70-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