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从嫁接到有性杂交——“达尔文主义”遗传育种理论的应用

周询

周询. 从嫁接到有性杂交——“达尔文主义”遗传育种理论的应用[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7(4): 86-91.
引用本文: 周询. 从嫁接到有性杂交——“达尔文主义”遗传育种理论的应用[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7(4): 86-91.
ZHOU Xun. From Graft Hybridization to Distant Hybridization: the Practice of the Heredity Breeding Theory of “Darwinism”[J].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2008, 7(4): 86-91.
Citation: ZHOU Xun. From Graft Hybridization to Distant Hybridization: the Practice of the Heredity Breeding Theory of “Darwinism”[J].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2008, 7(4): 86-91.

从嫁接到有性杂交——“达尔文主义”遗传育种理论的应用

From Graft Hybridization to Distant Hybridization: the Practice of the Heredity Breeding Theory of “Darwinism”

  • 摘要: “达尔文主义”的遗传育种理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得到了极大范围的应用。早期比较活跃的是无性杂交——以嫁接的方法进行新品种选育,这在我国古代早已有了实践。1956年前后,有性杂交特别是远缘杂交较为活跃。随后,一些农民参与到遗传育种的队伍中。本文着重讨论1949—1965年我国对 “达尔文主义”遗传育种理论的理解及其与“米丘林学说”的关系,以及理论的基本原理与应用。总体而言,“达尔文主义”遗传选择理论对我国当时的遗传育种工作具有很大的影响。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429
  • HTML全文浏览量:  28
  • PDF下载量:  1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发布日期:  2008-11-29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