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林德荣.
新时代背景下对我国森林经营问题的重新思考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19(3): 44-48.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20080
|
[2] |
高爽, 李红勋.
国有林场与社区合作经营森林模式研究与启示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19(3): 32-37.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20037
|
[3] |
周雪姣, 李文军.
中芬两个近郊型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文化活动比较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18(2): 37-45.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18023
|
[4] |
刘荣昆.
彝族丧葬中的森林文化及生态观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6(3): 9-13.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17023
|
[5] |
周雪姣, 李文军.
芬兰森林文化初探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5(2): 16-21.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15071
|
[6] |
苏祖荣, 苏孝同.
不同形态森林文化比较分析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5(4): 9-15.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16010
|
[7] |
张建锋, 张德顺, 陈光才, 汪庆兵, .
人居与森林文化浅谈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3): 23-28.
|
[8] |
孔艳, 李文军, 何晓琦.
森林文化论文集之十三:从历史中找寻未来 从森林中解读文化第四届全国森林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0): 69-75.
|
[9] |
郑小贤, 周彩贤, .
基于游客需求的北京森林文化传播研究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3): 29-33.
|
[10] |
赵静, 李红勋.
集体林改政策满意度及森林经营意愿研究 以福建三明宁化县为例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2(4): 7-12.
|
[11] |
宋军卫, 樊宝敏.
森林的文化功能初探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1(2): 34-38.
|
[12] |
孔艳, 李文军, 何晓琦.
从历史中找寻未来 从森林中解读文化——第四届全国森林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1(4): 37-43.
|
[13] |
田明华, 宋维明, 陈建成, 程宝栋, 田昊炜.
试论低碳经济时代的森林经营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9(4): 73-78.
|
[14] |
关传友.
云南西双版纳地区森林文化考察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8(3): 13-19.
|
[15] |
杨馥宁, 张云华, 郑小贤.
森林文化与森林可持续经营关系探讨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8(1): 25-28.
|
[16] |
但新球.
现代森林文化特征初探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6(3): 6-9.
|
[17] |
苏祖荣, 苏孝同, 郑小贤.
森林文化及其在中华文化体系中的地位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6(3): 1-5.
|
[18] |
吴守蓉, 宫林茂幸, 箕轮光博, 陈学群.
日本的森林文化及其理想模式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6(2): 17-24.
|
[19] |
胡涌, 吴斌.
森林文化学及其在高等林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5(3): 26-29.
|
[20] |
李晓勇, 甄学宁.
森林文化结构体系的研究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5(4): 16-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