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黄敏.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抉择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1(4): 9-16.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21222
|
[2] |
马炫钰, 陈文汇, 刘俊昌.
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资产统计分类体系构建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0(1): 19-25.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20167
|
[3] |
张玮哲, 彭祚登, 翟明普, 尹伟伦.
我国农业农村生态文明标准体系构建的探讨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19(3): 55-66.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20051
|
[4] |
秦昌才, 刘译聪, 卢玢文.
中国城市化的温室效应研究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19(1): 39-44.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19105
|
[5] |
陈君帜, 唐小平.
中国国家公园保护制度体系构建研究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19(1): 1-12.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20006
|
[6] |
唐小平, 张云毅, 梁兵宽, 宋天宇, 陈君帜.
中国国家公园规划体系构建研究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18(1): 5-12.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18153
|
[7] |
刘玉英.
林业国际赠款项目内部控制体系构建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7(4): 69-77.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18119
|
[8] |
江荷, 李茜玲, 彭祚登.
构建森林培育标准体系的探讨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1): 77-82.
|
[9] |
郭永久, 赵鸣.
园林尺度人性化设计初探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1(3): 45-49.
|
[10] |
谭宏姣.
汉语植物双音复合名词中的剩余语素探析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1(4): 114-118.
|
[11] |
吴成亮, 席璐, 侯宁.
我国林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9(3): 96-102.
|
[12] |
黎德化.
论我国森林文化的现代化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8(1): 33-36.
|
[13] |
姜海鱼, 张纵.
从古代诗意化情境看园林窗牖的演绎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8(3): 95-99.
|
[14] |
铁铮.
报纸参与教育模式的中国化问题探讨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7(2): 88-90.
|
[15] |
邹国辉, 田阳, 汪海洋, 樊新武, 朱逸民.
深化校务公开构建和谐校园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6(4): 60-63.
|
[16] |
李俊清, 孙立, 于合军, 张勇.
林业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作用研究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5(1): 1-5.
|
[17] |
王小德, 马进, 范义荣, 王欣.
杭州城市森林构建探讨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5(2): 56-58.
|
[18] |
王亚明, 张蕾, 孙玉军, 余志飞, 雷富民.
森林认证在昌化林场的影响分析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4(2): 57-60.
|
[19] |
曾玉林, 宋维明, 徐燕飞.
林业社会化发展研究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4(4): 28-33.
|
[20] |
方世南.
绿色精神文明的价值与构建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3(1): 1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