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姚贝.
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之确立与完善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22(1): 80-85.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22105
|
[2] |
连子琴, 陈文汇, 刘俊昌.
野生动物网络舆情传播阶段划分及应对策略研究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1(2): 71-77.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21188
|
[3] |
马浩然, 赵天忠.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研究进展与展望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0(4): 90-99.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21068
|
[4] |
马炫钰, 陈文汇, 刘俊昌.
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资产统计分类体系构建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0(1): 19-25.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20167
|
[5] |
刘晶.
环境正义视域下的我国森林生态补偿问题探析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6(2): 8-13.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16117
|
[6] |
薛文, 贾东东, 彭强, 袁士保, 米锋.
北京山区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4(3): 59-62.
|
[7] |
李聪慧, 宋健峰, 姜志德, 谢永生.
水源区生态输水治理补偿标准研究——以东北沟流域为例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1(3): 99-104.
|
[8] |
孔凡斌, , 张利国, 陈建成.
我国生态补偿政策法律制度的特征、体系与评价研究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9(1): 41-47.
|
[9] |
周鸿升, 唐景全, 郭保香, 王希群, 董金花, 李凯, 侯森林.
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肇事特点及解决途径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9(2): 37-41.
|
[10] |
孔凡斌, , 陈建成.
完善我国重点公益林生态补偿政策研究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8(4): 32-39.
|
[11] |
毕华兴, 郭超颖, 林靓靓.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伦理学基础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7(3): 29-32.
|
[12] |
贺超, 温亚利, 姚星期, 谢屹.
中国大熊猫保护体系的建立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7(2): 79-83.
|
[13] |
韩嵩, 刘俊昌.
野生动物资源价值评估的研究进展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7(1): 47-52.
|
[14] |
孙妍.
退耕还林工程补偿机制研究——以陕西延川退耕还枣为例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5(1): 64-68.
|
[15] |
游彬, 刘俊昌.
我国野生动物贸易统计现状与对策建议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5(3): 78-82.
|
[16] |
袁继明, 温亚利.
我国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4(2): 70-73.
|
[17] |
姚顺波, 尤利群.
生态林补偿制度研究——石光银案例经济分析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4(3): 50-54.
|
[18] |
马广琳, 刘俊昌, 陈文汇, 储汪林, 游斌.
世界野生动物贸易统计方法现状分析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4(2): 66-69.
|
[19] |
李若凝, 翟翠娟, 韩艳英.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法律地位和立法探讨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3(4): 34-37.
|
[20] |
柯水发, 温亚利.
森林资源环境产权补偿机制构想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3(3): 37-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