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乔丹, 袁婉潼, 柯水发, 李红勋.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森林碳汇领域热点与前沿进展可视化分析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22(2): 60-69.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22131
|
[2] |
陆敏健, 虞依娜, 邹碧山, 梁建荣, 谢嘉淇.
“双碳”目标下广东省西江林场森林碳汇价值评价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1(4): 66-71.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22036
|
[3] |
谢晨, 王兰会, 谢红.
提高效率、维护公平:产权四模式对深化我国集体林权改革的启示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19(1): 22-30.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19149
|
[4] |
罗芬.
1916年前美国国家公园的国家、市场和社会互动关系及演变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18(1): 88-92.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18207
|
[5] |
王兰会, 李小勇, 李江鹏, 耿菁楠.
森林认证产品市场的消费者认知与偏好研究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18(2): 61-65.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18056
|
[6] |
谢屹.
北京市集体林地流转市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7(4): 51-55.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18165
|
[7] |
董静曦, 刘自远, 张子翼, 叶可庄, 吴健.
中国松香市场现状、挑战与对策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4(4): 60-64.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15087
|
[8] |
石玲.
科教旅游接待单位市场化开放促进机制研究以北京海淀区为例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4): 101-106.
|
[9] |
宁可, 沈月琴, 朱臻.
农户对森林碳汇认知及碳汇林经营意愿分析 基于浙江、江西、福建3 省农户调查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2): 63-69.
|
[10] |
王忠昆, 王婧, 李红勋.
福建省林业合作社运行机制研究 ———以三明市将乐县张公村为例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2(3): 49-54.
|
[11] |
肖艳, 李晓雪.
新西兰碳排放交易体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1(3): 62-68.
|
[12] |
程宝栋.
广东家具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基于基础-企业-市场模型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0(1): 76-79.
|
[13] |
田明华, 宋维明, 陈建成, 程宝栋, 田昊炜.
试论低碳经济时代的森林经营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9(4): 73-78.
|
[14] |
王静, 沈月琴.
森林碳汇及其市场的研究综述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9(2): 82-87.
|
[15] |
甄学宁, , 郑小贤, 何露.
依托森林公园传播森林文化的机制及其优化策略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8(1): 29-32.
|
[16] |
曾华锋, 聂影, .
林地流转的必然性和弱市场化趋势调控——以福建省为例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8(3): 120-125.
|
[17] |
危结根, 徐志刚, 徐晋涛.
劳动力市场发育、产权改革与中国森林资源退化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4(2): 44-50.
|
[18] |
李智勇, 王登举, 樊宝敏.
中国竹产业发展现状及其政策分析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4(4): 50-54.
|
[19] |
林德荣.
森林碳汇服务市场交易成本问题研究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4(4): 46-49.
|
[20] |
柯水发, 温亚利.
森林资源环境产权补偿机制构想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3(3): 37-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