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沈月琴, 陈璇, 赵夫明, 杨虹, 吕玉龙.
竹产业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1(4): 58-65.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21238
|
[2] |
侯建, 刘青, 陈建成, 李明月.
北京市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影响机理分析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1(3): 37-45.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21175
|
[3] |
肖书文, 詹晨, 王梦桥, 孙乔昀, 张玉钧.
国家公园资源利用体系优化策略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0(2): 35-43.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21083
|
[4] |
陈曦, 张锐, 曹芳萍.
西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及优化研究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6(4): 69-78.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17068
|
[5] |
徐军, 王雁斌, 程宝栋.
中国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4): 73-77.
|
[6] |
郎郑欣, 黄小俊, 乔月, 温亚利.
三明市非木质林产品产业结构关联分析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2(4): 27-33.
|
[7] |
陈绍志, 樊宝敏, 赵荣, 何友均, 张德成.
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问题与政策建议——基于十大林业产业发展典型县(市)的实地调研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1(2): 89-96.
|
[8] |
刘祖军, 马龙波, 张大红, 米锋, 吴卫红.
固体生物质燃料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0(1): 80-83.
|
[9] |
印中华, 宋维明.
中国木材产业融资能力探究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0(2): 54-58.
|
[10] |
蓝瞻瞻, 王立群.
我国林业产业链整合研究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0(1): 70-75.
|
[11] |
胡明形, 康清恋.
江西林业产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的测度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0(2): 82-85.
|
[12] |
高宇列, 沈月琴, 黄坚钦, 王慧琴.
中国山核桃产业成长阶段分析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9(2): 136-140.
|
[13] |
周莉, 张宇清, 李世明, 苏宁, 陈丽荣.
我国平原区域林业产业优势分析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9(4): 79-82.
|
[14] |
奉钦亮, , 张大红.
我国林业产业区域竞争力实证研究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9(1): 95-100.
|
[15] |
郑慧, 张宇清, 吴斌, 李冰.
我国平原地区林业产业结构特点分析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8(3): 115-119.
|
[16] |
侯方淼, 宋维明.
林产品对外贸易与林业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8(2): 57-61.
|
[17] |
张爱美.
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灰色动态关联分析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7(2): 84-87.
|
[18] |
李智勇, 樊宝敏.
第二届全国森林文化学术研讨会报告二:生态文化体系与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关系浅析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6(0): 13-14.
|
[19] |
孔忠东, , 徐程扬, 赵伟.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及后续政策建议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6(4): 48-51.
|
[20] |
程宝栋, 宋维明.
产业结构与中国木材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6(4): 37-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