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辛贝妮.
《长物志》中“如画”园林审美理想的现代性解读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22(1): 18-24.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22063
|
[2] |
姚铭铭, 李薇航, 林诗雨, 蔡君.
游客的乡土景观特征感知及地方感研究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1(4): 79-87.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21243
|
[3] |
崔晓龙, 郭雨.
场所文脉主义视野下北京城市生态景观设计的思考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18(3): 80-85.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18132
|
[4] |
吴雨浓, 张纵.
从聚落地理文化理论视角看山地村寨形态与农田景观以务川县仡佬族村寨的遗存保护控制性规划研究为例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4(1): 45-51.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15.01.002
|
[5] |
翟俊.
生态的景观表现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4(4): 54-59.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15070
|
[6] |
牛沙, 王瑛, 王欣, 柳丹, 徐晓民.
西泠印社泉池景观营造分析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4): 19-26.
|
[7] |
冯丽洁.
现代性的偏执《启蒙辩法》的生态文明理路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4): 1-6.
|
[8] |
王悦, 李庆卫.
醇王府花园植物景观特色及保护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2(1): 45-50.
|
[9] |
郭永久, 赵鸣.
城市生态性河道景观规划设计初探——以宝鸡市渭河河道规划设计为例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1(2): 64-69.
|
[10] |
郭永久, 赵鸣.
园林尺度人性化设计初探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1(3): 45-49.
|
[11] |
王南希, 王乐君, 李雄.
英国现代风景园林概述——以苏格兰议会大厦外部园林设计为例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1(2): 70-73.
|
[12] |
程兴勇, 黄心渊, 韩静华.
景观动画技术相关理论的研究与实践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0(3): 69-73.
|
[13] |
梁金兰.
旅游者对景观生态美的识别研究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8(1): 54-57.
|
[14] |
朱玲毅, 赵鸣.
硬质景观的色彩冥想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8(3): 59-63.
|
[15] |
刘芊, .
基于现代艺术的园林景观雕塑的反叛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8(3): 64-67.
|
[16] |
林晶, 李岳.
视觉特性对营造植物景观空间的影响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6(1): 46-50.
|
[17] |
曹磊, 国嘉.
自然与科学的对话——现代植物景观的设计手法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6(2): 64-67.
|
[18] |
林潇.
建立中国园林景观评论学的构想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5(2): 59-62.
|
[19] |
张凯莉, 周曦.
景观、景观学与景观生态学之讨论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5(3): 54-56.
|
[20] |
金鸣娟.
儒家文化精神与现代社会发展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3(3): 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