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孙泽晨.
由伐山到植树:雍乾时期“苗疆”林业政策的演变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0(4): 64-68.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21046
|
[2] |
李文军, 何晓琦, 孔艳, 周雪姣, 李慧.
飞翔的羽翼日益丰满——第七届“全国森林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7(1): 32-39.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17166
|
[3] |
孙泽晨.
明代保定军事建设对山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以紫荆关为例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6(1): 15-20.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16083
|
[4] |
冯尕才.
李根源主陕期间振兴林业的思想和举措论析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5(1): 18-23.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15069
|
[5] |
何梦竹, 李莉.
民国时期湖南木材贸易初探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5(1): 29-33.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15035
|
[6] |
冯尕才, 李飞.
910 世纪阿拉伯商人视角下的中国唐代林业 以《中国印度见闻录》为依据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4(1): 17-21.
|
[7] |
罗莉.
清代西江下游植树护林初探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4(3): 24-27.
|
[8] |
孔艳, 李文军, 何晓琦.
森林文化论文集之十三:从历史中找寻未来 从森林中解读文化第四届全国森林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0): 69-75.
|
[9] |
孔艳, 李文军, 何晓琦.
从历史中找寻未来 从森林中解读文化——第四届全国森林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1(4): 37-43.
|
[10] |
朱圣钟.
凉山彝族地区主要林业资源开发史述论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0(1): 31-38.
|
[11] |
程宝栋, 宋维明, 田明华.
2009年我国木材产品进出口贸易分析——兼论后危机时代我国木材贸易发展策略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9(4): 90-93.
|
[12] |
罗莉.
清代西江下游经济开发对森林变迁的影响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9(1): 23-28.
|
[13] |
张文涛.
清代东北地区林业管理的变化及其影响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9(2): 20-25.
|
[14] |
贾乃谦.
《诗经》——林业史基本文献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7(2): 39-47.
|
[15] |
马宝建.
清代至民国时期黑龙江三江平原森林变迁研究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7(4): 11-16.
|
[16] |
程宝栋, 宋维明, 田明华.
2006年我国木材产品进出口形势及应关注的问题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7(2): 66-69.
|
[17] |
李剑泉, 陆文明, 李智勇, 段新芳, 台雯, 申伟, 欧阳华, .
中国森林执法管理与贸易的国家进程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7(1): 32-37.
|
[18] |
石彦君, 董源.
清代树木栽培技术及相关文献探析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5(4): 35-38.
|
[19] |
邹国辉.
日本森林延续至今的历史原因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4(2): 12-17.
|
[20] |
邹国辉, 董源.
日本古代森林资源的破坏与利用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3(1): 29-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