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 Factors Affecting Farmers' Willingness to Join Forest-Specialized Cooperatives
-
摘要: 根据2016年全国7省共3 500户样本农户的调研数据, 从农户家庭基本特征、林改相关政策、农户家庭林地经营情况3个方面分析了农户参加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影响因素。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影响农户参加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 长期外出打工人数占家庭劳动力数量比例、户主是否从事与林业相关的经营活动、户主是否干部、户主是否接受过林业培训、林业科技服务需求意愿、森林保险的需求意愿、家庭林地面积对农户参加林业专业合作社具有显著影响。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data of 3 500 households in seven provinces in China in 2016,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farmers' participation in forest-specialized cooperatives were analyzed from three aspect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farmers' families, the policy of forest reform, and the forest land management situation of farm households. This paper used a binary logistic model to analyze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farmers' participation in the forest-specialized cooperatives, after the reform of collective forest tenure. The results show the following factors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participation willingness of farmers in forest-specialized cooperatives: the proportion of long-term migrant workers to the number of a family's laborers, whether the head of a household is engaged in forest-related business activities, whether the head of a household is cadres, whether the head of a household has received forest technical training, the demand for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the demand for forest insurance, and the area of family's forest land.
-
一. 研究背景
在全面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改革目标的情况下, 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就是全面提升集体林业经营发展水平, 提高经济效益, 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1]。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 我国农业专业合作社呈现出较快的发展态势, 作为一种为农户实现规模经营、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降低交易成本、增加农业经营收入的合作组织, 备受政府和农民的青睐[2]。根据国外相关文献研究分析, 笔者认为林地合作经营有利于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因此从国内其他相关行业和国外的经验借鉴看, 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是大力发展林业的重要途径之一。
合作社起源于1844年英国的罗虚代尔公平先锋合作社。1937年国际合作社联盟依据罗虚代尔公平先锋合作社的办社原则提出了著名的“罗虚代尔原则”。“罗虚代尔原则”是当时最具影响力的的合作社原则, 被确立为基本合作原则。随着时间的推移, 合作社的外部环境一直处于变化之中, “罗虚代尔原则”经过几次重大修改, 删除一些不具有时代性的内容, 并增加了一些适应新形势的内容。同时, 随着英国罗虚代尔公平先锋合作社的成立, 合作经济的研究也开始发展起来, 它是欧洲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合作社经过160多年的发展, 是当前各国大力发展的农业、林业合作组织的一种主要形式, 已经成为了一些西方国家成熟的经济组织形式。
合作社可以有效整合分散的经济资源, 实现适度规模经营, 提高经营效益。一些森林资源产权较为分散的国家和地区逐步以合作社的经营形式, 陆续成立类似的林业合作组织, 如日本的森林组合、德国的林业联盟、法国的林业合作社、芬兰的林主合作社、加拿大的森林合作社、韩国的林业协会组合、瑞典和挪威的林主协会。我国为应对林权制度改革后集体林权细碎化的现实, 2009年国家林业局出台了《关于促进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指导意见》, 正式将推进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3]。2013年, 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快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通知》进一步强调了加强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 指出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有关政策措施、积极推进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4]。但是, 就整体而言, 我国的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水平还不高, 农户的参与率也处于一个偏低的水平。因此, 了解农户参与林业合作社的现状、动机和影响因素, 对于国家相关部门完善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政策、提高集体林的经营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文献综述
国外有关研究发现影响农户参加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因素主要包括; 成员的态度和认知能力、经济效益、民主的政治环境和自由合作的文化等方面。成员的态度和认知能力在组织参与行为方面非常重要[5]。David B. Kittredge[6]提出, 促使农户参加林业专业合作社原因在于:一是可以使林农实现利益最大化, 增加经济效益; 二是当地良好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和政府的扶持政策, 使得林主能够在更大程度上获利。虽然加入林业专业合作社对农户好处十分明显, 但从国外的案例来看, 并不是所有的农户都想参加林业专业合作社。
国内有关研究发现影响农户加入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是内部因素, 包括农户自身特征、家庭经营特点、林业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农户服务需求; 二是外部因素, 包括政府政策、经济因素、管理体制、周围环境等[7]。一些学者基于农户视角, 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影响农户加入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内部因素是农户家庭基本特征, 具体包括户主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劳动力数量、家庭是否有成员担任干部、农户是否接受过林业科技服务、家庭收入、家庭林地面积、就业情况、健康水平等[8-11]。家庭经营特点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林改后的经营方式、经营规模等[8, 11]。谭智心等[12]、张羲珍[13]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博弃理论来分析合作社内部激励机制, 认为合作社不仅需要对管理者进行经济和社会方面的激励, 同时也需要心理激励, 但同时管理者与其他成员享有同等的剩余索取权。王登举等[14]从农户服务需求的角度分析得出影响林农参加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内部因素是林业专业合作社是否能满足农户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等需求, 以及林农对林业专业合作社现有资源功能的评价等方面。一个林业专业合作社提供的服务和资源功能越是农户所需要的, 越能激励农户参加林业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性。部分实证研究得出政策因素是影响农户参加林业专业合作社的重要因素, 包括政策的稳定性、合理性和导向性[8, 15]。黄和亮等[15]采取分组抽样的调査方法发现影响福建林农参加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外部因素, 主要包括非农就业渠道和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等。此外, 村里有无林业专业合作社和合作社的数量也是重要的外部影响因素[10]。虽然林业合作化经营比较普遍, 但合作化的组织程度偏低。在推进林业规模化的同时不可采取统一的模式, 而要以各经营主体的意愿为基础, 运用相应的经济措施加以引导。
三. 数据来源、样本概况及变量选择
一 数据来源
本文所用数据源于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跟踪监测”项目2016年入户调查的结果。调查范围包括辽宁、福建、江西、湖南、云南、陕西和甘肃等7个样本省的350个样本村的3 500户样本农户。共发放3 500份农户调查表, 收回有效问卷3 500份, 样本有效率达到100%。本文主要提取农户是否参加林业专业合作社及其影响因素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二 样本概况
3 500户样本农户总人口为16 466人, 户均4. 7人。户主受教育程度在小学及以下的农户占样本农户总数的40.3%, 初中占43.3%, 高中占14.3%, 大专或本科及以上占2. 1%;长期外出打工人数占家庭劳动力数量比例超过50%的农户有2 264户, 占样本农户总数的64.7%;家庭林地面积超过2 hm2的农户占样本农户总数的48.3%;家庭林业年劳动时间低于30天的农户占样本农户总数的70.8%;农户家庭林业生产经营年支出在5 000元以下的农户占样本农户总数的73.4%;农户家庭林业年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例低于50%的农户有2 458户, 占样本农户总数的70.2% (见表 1)。3 500户样本农户中有243户农户参加了林业专业合作社, 占样本农户总数的6.9%;3 257户没有参加任何林业专业合作社, 占93.1%。样本农户林业专业合作社参与率很低。
表 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三 变量选择
根据有关文献对农户参加林业专业合作社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 并结合本次调查结果的数据情况, 本文选取3大类因素作为解释变量:农户家庭基本特征、林改相关政策、农户家庭林地经营情况。农户家庭基本特征包括: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程度、长期外出打工人数占家庭劳动力数量比例、户主是否从事与林业有关的经营活动、户主是否为村干部。林改相关政策包括:家庭是否拿到过林业补贴、户主是否接受过林业培训、申请采伐指标是否有困难、林业科技服务的需求意愿、森林保险的需求意愿。农户家庭林地经营情况包括:家庭林地面积、家庭林业年劳动时间、农户家庭林业年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例、农户家庭林业生产经营年支出(见表 2)。
表 2 实证模型变量的定义与预期影响选择自变量对农户参与林业专业合作社行为的预期影响如下:
1 农户家庭基本特征
一般年轻、受教育程度高、担任村干部的户主思想觉悟高, 接受新鲜事物快, 参加林业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性相对较高; 长期外出打工人数占家庭劳动力数量比例越大的农户, 说明其兼业化程度越高, 对林业的重视程度就越低, 因此会降低其参加林业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性; 户主从事与林业有关的经营活动的农户一般对林业生产经营有一定了解, 因此会促进农户参加林业专业合作社来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减少生产经营成本, 提高经济收益。
2 林改相关政策
在我国目前的社会治理体制和环境下, 政府有关部门的政策对林业专业合作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样本省、市(县)两级政府目前出台的关于推动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主要是宣传导向性政策, 尚没有具体的经济激励政策。但农户如果能从政府部门的其他直接和间接有关林业经营的政策中获益, 其对政府相关政策, 包括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政策的信任程度就会提高, 进而按照政府政策导向, 参与林业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性有可能提高。因此, 有关林业补贴、林业科技服务、培训、森林保险和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的相关政策对农户参与行为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农户申请采伐指标如果有困难, 会降低农户参加林业专业合作社积极性。主要原因是公益林的采伐限额管理非常严格, 一般无法为农户提供直接的经济利益, 经济林恰好相反。因此一般申请采伐指标有困难的农户, 家庭公益林面积相对比较大, 而现阶段林业专业合作社主要是为经济林展开服务的, 于是导致其参加林业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性下降。
3 农户家庭林地经营情况
家庭林地面积对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社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如果单纯考虑经营规模问题, 在一定的面积规模之下, 如林道建设等某些经营措施对家庭经营来说可能是不经济的, 采取合作经营模式就具有更好的效益, 进而吸引农户加入林业专业合作社。但如果规模达到一定程度, 农户则可能转而发展家庭林场等其他组织化经营形式, 从而降低了加入林业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性。家庭林业年劳动时间越长的农户, 说明对林业越重视, 林业生产经营可能是其主要的收入来源, 因此更加需要参加林业专业合作社来增加经济效益。家庭林业年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和家庭林业生产经营年支出均对农户参加林业专业合作社有正向的影响。
四. 模型结果与分析
农户是否参加林业专业合作社, 是一个定性的二分变量, 当农户参加林业专业合作社时Y取值为1, 否则Y取值为0;并且自变量中既有分类变量, 也有连续变量, 因此笔者选择Logistic回归模型并利用SPSS 22. 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一 多重共线性与模型检验
运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自变量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结果如表 3。方差膨胀因子VIF (the variance inflation factor, 简称VIF)大于10, 容忍值TOL(tolerance, 简称TOL)小于0.1时, 模型存在较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如表 3所示:VIF的最大值为1.147, 远远小于10;TOL的最小值为0.872, 大于0.1, 说明自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可以对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表 3 多重共线性检验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结果如下:Logistic回归显著性的- 2对数似然值为1 620.449, Cox & Snell R平方为0.036, Nagelkerke R平方为0.092, 说明方程的拟和度较好。Hosmer and Lemeshow的拟合优度检验卡方统计量为12. 033, 相伴概率为0.150, 大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0. 05, 不能拒绝关于模型拟合数据很好的假设, 所以表明在可接受的水平上模型较好地拟合了数据。
二 模型结果
运用SPSS 22.0统计软件, 对样本数据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得到结果如表 4。
表 4 模型估计结果通过模型结果可以看出:在10%显著水平下, 林业科技服务需求意愿、家庭林地面积对农户的参与行为有显著的影响; 在5%显著水平下, 长期外出打工人数占家庭劳动力数量比例、森林保险需求意愿对农户的参与行为有显著的影响; 在1%显著水平下, 户主是否从事与林业有关的经营活动、户主是否干部、户主是否接受过林业培训对农户的参与行为有显著的影响。
三 结果分析
除了长期外出打工人数占家庭劳动力数量比例对农户参与行为呈负向影响, 其他显著性因素均对农户参与行为均呈正向影响, 与预期分析基本一致。
长期外出打工人数占家庭劳动力数量比例对农户的参与行为呈负向影响。主要原因是家庭中长期外出打工的人数越多, 其家庭兼业化程度越高, 对林业生产经营的重视程度越低, 于是林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就会越小, 所以就会降低其参加林业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性。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发现家庭中没有人外出打工的农户, 占所有参加林业专业合作社农户总数的55%。
户主是否从事林业经营活动对其参加合作社行为的正向影响意味着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 本身直接从事林业经营活动的农户更愿意参加合作社。由调查数据显示, 在从事与林业有关的经营活动的1 965户农户中, 共有179户参加林业专业合作社, 参与率为10%;而在没有从事与林业有关的经营活动的1 538户农户中, 共有64户参加林业专业合作社, 参与率仅为4.3%。
户主是否干部对农户的参与行为呈正向影响。主要原因是户主在家庭的重大抉择中起关键作用, 干部的思想觉悟一般比较高, 而且在调查中发现林业专业合作社牵头人有64%是村干部, 因此村干部为了起到表率作用, 一般会积极加入林业专业合作社。
政策类因素对农户参加林业专业合作社更多是正向影响, 如农户是否接受过林业培训、林业科技的服务需求意愿、森林保险的需求意愿等。表明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 农户如果能从相关的林业政策中获得实实在在的福利改善, 对政府倡导的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也会做出更加积极的响应。调查数据显示, 接受过林业专业培训的农户比没有接受过林业专业培训的农户参与率高出5%;非常需要林业科技服务的农户比一般需要和不太需要的农户参与率高出4.2%;非常需要森林保险的农户比一般需要和不太需要的农户参与率高出5.6%。
家庭林地面积对农户参加林业专业合作社呈正向影响。根据调查数据显示, 在243户参加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农户中, 家庭林地面积最大为400 hm2, 最小为0 hm2, 平均家庭林地面积为5. 6 hm2。根据模型结果显示:家庭拥有林地面积越大的农户参加林业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性高。说明家庭林地面积越大, 单户经营林地越困难, 在经营林地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会相应增多, 因此更需要加入林业专业合作社来提高其林地的规模化经营, 增加林业收益。但是根据调查数据显示, 3 500户样本农户中家庭林地面积超过67 hm2的大户有28户, 参加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农户仅有8户。因此当家庭林地面积大到一定程度, 反而更有利于林业经营活动的开展, 这时农户参加林业专业合作社的需求反而下降。
五. 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 长期外出打工人数占家庭劳动力数量比例对农户参与行为呈负向影响; 户主是否从事与林业有关的经营活动、户主是否干部、户主是否接受过林业培训、林业科技服务的需求意愿、森林保险的需求意愿和家庭林地面积均对农户参与行为呈正向影响。
基于模型分析结果, 笔者建议从以下方面完善有关政策, 推动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提高集体森林资源的经营效益。
一 稳定和扩大对集体林业发展的扶持政策
一方面从我国生态建设、林业发展的资源约束角度, 国家需要继续稳定和扩大有关的扶持政策, 另一方面相关林业扶持政策的落实对农户响应和认同政府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导向政策具有积极的影响。因此, 各相关部门要稳定和加强有关的林业补贴政策、健全森林保险体系和其他惠农政策, 加强对农户的林业专业技术培训、农民创业培训, 积极为农户提供林业科技服务, 促进更多农户加入林业专业合作社, 开展合作经营, 提高经营效益。
二 完善和规范林业专业合作社的管理
林业专业合作社管理的规范性和经营效果直接影响农户参加的积极性, 建立健全各种章程和管理制度, 规范林业专业合作社行为, 切实保障入社农户资产的各类权益; 健全内部管理机构, 完善利益分配机制, 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 带动农户通过产业化经营改善承包林地的资源质量、经济和生态效益。
三 提高林农对林业专业合作社的认知能力
在关于农户对林业专业合作社满意度的调查中发现, 3 500户样本农户中有2 562户对林业专业合作社不清楚, 导致农户林业专业合作社参与率不高。因此林业各部门要加强对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宣传, 使农户可以进一步了解林业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机制、组织管理制度等。同时要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 提高农户的整体素质, 使农户对专业合作社的认知更具科学化, 积极参加林业专业合作社, 为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四 开展林业专业合作社专项扶持试点示范建设
深入开展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活动, 发挥典型示范导向作用。各地要结合本地区优势, 建设规模化的示范林业专业合作社, 扶持农户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同时, 针对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生产又具有一定规模的林业专业合作社, 要重点投入资金、技术、物资, 充分发挥其经济社会效益, 鼓励农民积极加入林业专业合作社, 带动林业专业合作社健康快速发展。
-
表 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表 2 实证模型变量的定义与预期影响
表 3 多重共线性检验
表 4 模型估计结果
-
[1] 张建龙.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提升集体林业经营发展水平[J].林业经济, 2016, 38(1):3-8.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NSSD201704270001410809 [2] 韩宜岑.林农参与林业合作社的意愿及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四川射洪县的实证研究[D].武汉: 华中农业大学, 2013. http://d.wanfangdata.com.cn/thesis/Y2393902 [3] 国家林业局.关于促进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指导意见[EB / OL]. (2009-8-31)[2017-02-15]. http://www.forestry.gov.cn/main/4818/content-796504.html. [4] 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快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通知[EB / OL]. (2013-9-12)[2017-02-15]. http://www.forestry.gov.cn/main/4818/content-797310.html. [5] BHUYAN S. The" People" factor in cooperatives: an analysis of members' attitudes and behavior[J]. Canad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2007, 55(3):275-298.
[6] KITTREDGE D B. The cooperation of private forest owners on scales larger than one individual property :international example 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J]. Forest Policy and Economies, 2005(7):671-688.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1389934104000243
[7] 赵闫春.林业合作社发展的基本条件研究[D].长沙: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538-1011063358.htm [8] 廖文梅, 孔凡斌.农户参与林业合作组织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西为例[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2, 14(4):71-78. doi: 10.3969/j.issn.1008-2972.2012.04.010 [9] 黄文义, 李兰英, 童红卫, 等.农户参加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浙江省的实证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 2011, 31(2):102-105. doi: 10.3969/j.issn.1005-9709.2011.02.003 [10] 刘倩倩, 杨林超, 姜雪梅, 等.辽宁省农户参加林业合作组织的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4(1):71-75. http://sheke.bjfu.edu.cn/article/id/9181 [11] 黄丽萍.影响林农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因素分析:基于农户的视角[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2(5):73-78. 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xbnlkjdxxb-sh201205013 [12] 谭智心, 孔祥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业合作社发展的思考:福建省永安市林业合作社调查报告[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9(3):75-80. doi: 10.3969/j.issn.1671-6116.2010.03.014 [13] 张羲珍.再识合作社企业性质[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 7(1):6-10. doi: 10.3969/j.issn.1671-6132.2008.01.002 [14] 王登举, 李维长, 郭广荣.我国林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与对策[J].林业经济, 2006, 28(5):65-68.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21909171 [15] 黄和亮, 王文烂, 吴秀娟, 等.影响农户参与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因素分析:以福建省为例[J].林业经济, 2008, 30 (9):55-58.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LSZG200809011.htm -
期刊类型引用(11)
1. 喻家玥,陈娆,贾天宇. 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市怀柔区为例. 中国农学通报. 2022(06): 141-148 . 百度学术
2. 张秀媚,张毅,茅水旺,温金灿. 农户参与国有林场林业合作经营影响因素分析. 林业经济问题. 2022(02): 179-187 . 百度学术
3. 刘祖军,陈德金. 福建省三明市实施“林票制”创新与成效研究. 林业调查规划. 2022(03): 175-180 . 百度学术
4. 吴伟光,王美兰,卢峰,熊立春. 农户参与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增收效应研究——基于浙江、福建、江西3个省的调研数据. 林业经济. 2022(05): 41-58 . 百度学术
5. 张秀媚,张毅,茅水旺. 农户参与国有林场合作经营森林模式选择的影响研究——基于三明林票制度下福建省沙县区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林业经济. 2022(08): 61-84 . 百度学术
6. 王海硕,马一辰,姜钰. 黑龙江省农户融入新型林业经营体系的意愿及对策. 商业经济. 2021(09): 9-11 . 百度学术
7. 张洁. 村民集资型林业专业合作社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基于尤溪县的案例分析. 中国林业经济. 2020(03): 27-30+45 . 百度学术
8. 刘林,吴大瑜,王景才,王宇华,孙洪刚. 集体林经营中农户经营方式选择的实证研究. 林业经济. 2020(04): 56-64 . 百度学术
9. 阿依吐尔逊·沙木西,安瑞,古丽米热·艾尔肯,米尔扎提江·木艾塔尔江. 农户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新疆巴里坤县调研数据. 江西农业学报. 2020(08): 146-150 . 百度学术
10. 黄丽,黄安胜,朱春奎. 中国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研究图景. 林业经济问题. 2020(05): 473-482 . 百度学术
11. 周宇,赵敏娟,康健. 社会资本对农户参与合作社决策行为的影响.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9(02): 226-233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8)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852
- HTML全文浏览量: 180
- PDF下载量: 95
- 被引次数: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