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st Healthcare: Origin,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
摘要: 作为一项反思现代性且顺应社会结构转型的新型产业,森林康养无论在国家政策还是社会实践方面都得到广泛的关注。特别是在转型时期的中国,森林康养正拥有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符合乡村振兴的战略要求、顺应绿色发展的政策趋势、落实健康中国的战略实践。然而作为一个正在冉冉升起,并处于不断探索中的产业模式,森林康养当前面临着基础设施不完善、制度规范不健全、人才供给未跟进、政策机制不成熟等问题。Abstract: As a new type of industry that is reflective and adaptable to modernity, forest healthcare has received extensive attentions in terms of national policy concerns and practice from all walks of life. In China, especially during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forest healthcare is embracing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fitting in with the strategic requirements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conforming to policy trends with green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ing the strategic practice of healthy China. Even so, as a rising industrial model, forest healthcare still faces many challenges in terms of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stitutional norm, supply of talents and policy mechanism.
-
Keywords:
- forest healthcare /
- rural revitalization /
- green development /
- healthy China
-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 为欧亚大陆各国广泛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合作契机和重要平台, 对于促进我国与周边国家经济关系、深化区域合作以及推动全球和平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一带一路”建设中, 贸易畅通是重中之重。面对这一全球机遇, 如何发扬古代“丝绸之路”贸易通道的传统优势, 加强中国与欧亚国家间的交流, 建立区域经济合作关系, 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长期以来, 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林产品贸易合作关系密切, 贸易额增长迅猛, 但也存在产品与国别结构集中、贸易摩擦频繁等各种问题。此外, 近年来森林认证、绿色壁垒等对林产品贸易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我国林业产业正面临产品结构与需求结构的重要转型时期, 与经济新常态下的其他产品相比特点更鲜明、需求更强烈。然而, “一带一路”背景下林产品贸易的研究很少, 尤其是实证方面。本文以三维引力模型为基础, 选取“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有代表的国家进行分析, 以林产品为例研究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间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 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一. 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间国际贸易研究进展
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推动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促进沿线国家共同发展的重大战略, 国际贸易是该战略的基础和纽带。学者们从贸易便利化、贸易结构和贸易潜力等不同角度探讨了“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对我国和沿路国家间贸易的促进作用。
周岩等[1]认为“一带一路”背景下, 贸易便利化合作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意义重大, 有利于沿线国家形成比较优势互补、产业结构优化的贸易新格局, 促进各国经济增长, 提高福利水平, 从而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贸易的共同发展。其中, 经济带沿线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意义重大, 消除区域内贸易、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壁垒, 提高运营效率, 能够进一步加大双方贸易规模, 促进经济增长。
谭秀杰等[2]、廖泽芳等[3]研究了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的贸易结构, 并认为总体状况良好, 产品互补性强, 贸易会使双方获益。但是, 目前我国与经济带国家间贸易的优势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而从长远来看, 这种优势不能长久。
影响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贸易的因素很多, 提升我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潜力需要提高贸易便利度、金融参与度、贸易空间等, 对于不同贸易潜力的国家还应差别对待, 应突出重点、开拓与贸易潜力大的国家的贸易空间, 比如构建边境口岸、自由贸易区等[4-5]。
尽管很多研究表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能够促进我国和沿路国家间的贸易, 但也有学者提出相反意见, 樊秀峰等[6]认为我国与经济带国家之间的贸易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加剧了环境污染, 所以在推进“丝绸之路”建设时要注重生态建设[7], 保证低消耗、低污染,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新形势下我国林产品出口量总体呈增长趋势, 但无论如何也摘不掉我国林产品贸易国“大而不强”的帽子, 其中出现的问题不容忽视:林产品对外依存度高, 出口地集中, 主要是美国、欧盟等地区[8]; 加工模式“两头在外”, 技术创新与品牌意识淡薄等制约着我国跨入林产品贸易强国之列。“一带一路”沿线很多国家林业资源丰富, 能够拓展我国林产品进口渠道, 改善现有不利条件, 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林产品贸易水平。
截至2015年初, 我国已与印度、波兰、新加坡等“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签署了跨境河流、防洪、森林、湿地及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合作协议及备忘录等, 奠定了中国林业产业“走出去”的生态环境基础。此外, “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大多为发展中国家, 且与我国林业产业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大[9], 我国林业产业走出去能够形成小规模优势, 带动当地对中国林业技术、运输、信息等服务的需求, 促进中国林业服务贸易的发展, 加快林业产业的转型[10]。
综上, 我国林产品贸易额不断增加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林业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加快转型, 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 只有这样, 我国林产品贸易才能更快更好地发展。
二. 林产品出口贸易分析
一 林产品的界定
本文所研究的林产品是指整个林业产业全部生产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产品的总和。FAO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将其分为木质和非木质两类[11]。本文研究的林产品主要是指木质林产品, 其具体类别及对应的HS编码如表 1所示。
表 1 林产品类别及其HS编码二 林产品出口贸易总体情况分析
自从加入WTO以来, 我国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林产品出口额不断增加。根据UN COMTRADE数据库(https://comtrade.un.org/)的相关数据(见图 1)。中国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林产品出口额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从2002年的0.998亿美元上升到2015年的42.75亿美元。其中, 2009年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有小幅度回落。
三 中国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林产品出口占中国林产品总出口比重分析
依据UN COMTRADE数据库的相关数据, 整理得到2002—2015年中国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林产品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率(见图 2)。我们可以看到该比率呈波动性上升, 说明近十年“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在我国林产品贸易中地位越来越重要。
四 中国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林产品出口贸易流向分析
我国的木家具、木制品及胶合板等林产品主要销往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所占比重较小。以2015年为例, 在中国林产品出口贸易流向中, 美国所占比例最大(14.38%), 其次是日本和韩国; 而越南、泰国、印度和沙特阿拉伯等“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比重不大, 平均为2.3%, 其中占比最大的是越南, 为3.98% (见图 3)。
三. 林产品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一 三维贸易引力模型
为避免一般固定效应模型回归时潜在的有偏估计, 本文借鉴Egger[12]和李婷婷等[13]的做法, 拓展了普通的引力模型, 包括来源国(出口国)、对象国(进口国)和时间3个维度。来源国和对象国效应控制了所有不随时间变化的可观测及不可观测的国家特征, 时间效应用于控制所有国家共同拥有的商业周期或全球化进程因素的影响。
本文研究的是中国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林产品出口贸易, 因此来源国维度不予考虑, 将着重关注对象国和时间两个维度。对象国维度反映具体国家个体的进口意愿, 时间维度衡量时间效应。
二 影响林产品贸易的变量因素
贸易引力模型假定两国间的贸易流与经济总量成正比, 与距离成反比。“一带一路”背景下, 中国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林产品出口贸易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研究表明, 金融危机、贸易壁垒、外商直接投资等都会对我国林产品出口贸易有一定的影响[14-18]。本文分析的是中国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林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 根据双方林产品贸易特点及搜集到的数据, 在传统的引力模型上进行了扩展, 确定了本研究中国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林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见表 2), 构建了中国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林产品出口的三维贸易引力模型。
表 2 中国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林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体系构成三 数据来源及模型构建
1 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的是“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林产品出口流量的影响因素, 因此以2002—2015年我国林产品出口的有代表性的13个国家和地区为样本, 它们分别是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印度、巴基斯坦、伊朗、沙特阿拉伯、埃及、阿联酋、老挝。
中国对样本国的林产品出口额以及各样本国林产品进口额均来源于UN COMTRADE数据库; 各样本国家的GDP和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均来自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http://data.worldbank.org.cn/data-catalog/world-development-indicators); 对于模型中的距离变量, 依据阚大学等[19]对地理距离的测量方法, 我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进行林产品贸易时, 交割口岸多在深圳, 所以为提高模型的拟合度, 我国与贸易国间距离用深圳和贸易国首都之间的距离代表, 并由经纬度计算器计算得到; 汇率变量选用2002—2015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年平均值, 数据来源于《国家外汇管理局年报2015》; 失业率的数据来自联合国ILO数据库(http://www.ilo.org/global/lang--en/index.htm); WTO/TBT-SPS通报数来源于中国WTO/TBT-SPS通报咨询网(http://www.tbt-sps.gov.cn/page/cwtoz/Indexquery.action); 金融危机的数据引用相关文献[20-21]。下文基于以上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多元线性回归。
本文选取2002—2015年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间的相关变量的面板数据作为解释变量, 以2002—2015年我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林产品出口额为被解释变量, 建立贸易引力模型。利用EWIEWS软件对其进行数据分析, 以期得知各影响因素的显著性。
2 模型构建
为了将变量间的非线性关系转变为线性关系, 本文将变量均以自然对数形式列入引力模型, 因此修改后的引力模型如下:
式中, c为常数项, Yit为中国对i国的林产品出口额, β1、β2、β3、β4、β5、β6、β7、β8和β9为待定系数, u为随机扰动项。其他解释变量与预期符号如表 3所示。
表 3 解释变量含义及预期符号利用EVIEWS 6.0对其进行最小二乘估计, 以此分析各变量的显著性。
3 模型分析
在回归过程中由于存在多重共线现象, 通过采取逐步回归方法对其进行修正, 最终将IMit、FDIit和URit予以剔除; 而Ft由于在回归中因数为正, 与实际不相符, 且影响不显著而剔除。最终保留GDPt、GDPit、Rt、Di和TSit等5个变量进行回归, 修改后的引力模型为:
在剔除变量后, 对剩余变量用EVIEWS 6.0进行最小二乘估计, 回归结果如表 4所示。
表 4 EVIEWS对数回归结果4 分析结果
通过以上对林产品出口流量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中国和贸易国的GDP、汇率、距离和贸易国WTO/TBT-SPS通报数这些解释变量联合起来对被解释变量(林产品出口)有显著影响, 且各自均对我国林产品出口流量有影响, 其中, 汇率对我国林产品出口影响最大(4.491, 见表 4)。在这些影响因素中, 贸易双方GDP和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为正向影响, 距离、贸易壁垒(用贸易国WTO/TBT-SPS通报数表示)则对林产品贸易有反向影响。
我国对外贸易模式的特定性造成汇率变量符号与预期相反。由于在林产品贸易中我国多为来料加工, 人民币升值使森工企业进口成本下降, 与国内廉价资源相结合后抵消了升值带来的不利影响。
从进口效应βi来看, 越南的进口效应最大(1.488), 其次是马来西亚(0.805)和埃及(0.613), 说明这些国家的进口意愿较为强烈; 而印度、老挝等国的参数为负, 说明其进口意愿不强(见表 5)。
表 5 进口效应对于时间效应λt, 2002—2007年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2008年以后由于金融危机以及全球经济低迷而逐步降低(见表 6)。
表 6 时间效应四. 建议
一 加强与潜在进口需求大的国家之间的贸易
一国经济规模能够反映其潜在进口需求, “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经济规模对我国林产品出口有显著影响(1.165, 见表 4), 因此在保证我国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的同时也应着重发展与潜在进口需求大的国家(沙特阿拉伯、埃及等)之间的林产品贸易。在经济新常态及“一带一路”背景下, 我国林产品出口要想稳定持续的发展, 加强双方的贸易联系十分重要, 比如进行双边谈判, 建立自由贸易区等。
二 加大对进口效应大的国家的贸易支持力度
“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林产品进口效应不同, 有的为正, 进口意愿强; 而有的为负, 进口意愿弱。因此我国在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开展林产品贸易时应依据实际差别对待, 着重加强与进口意愿强的国家的贸易往来。一方面, 拓宽国内外市场, 加强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 促进双边贸易的发展, 尤其是进口效应明显的越南、马来西亚、埃及等; 另一方面, 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 我国应逐渐提高对东南亚、南亚国家的重视, 对其林产品市场进行调研, 加大投资力度, 充分利用东道国资源及优惠政策来降低生产成本, 规避贸易壁垒, 提高林业企业的竞争力。
三 完善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金融市场
实证研究表明汇率在我国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林产品贸易中影响最大(4.491, 见表 4), 这是由于我国与“海上丝绸之路”国家间的林产品贸易没有完善系统的金融市场支撑, 易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和汇率波动的影响。因此, 我国政府应完善与之相关的金融政策, 设立丝路基金, 重点支持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间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 实施税收优惠、信贷支持等, 弱化我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间林产品贸易中汇率的影响, 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林产品贸易的发展。
-
[1] MAAS J, VERHEIJ R A, VRIESS E E, et al. Morbidity is related to a green living environment[J].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and Community Health, 2009,12(63): 967-973.
[2] HARTIG, TERRY, FRANSSON U. Leisure home ownership, access to nature, and health: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urban residents in Sweden[J]. Environment & Planning A, 2009,1(41): 82-96.
[3] LEE J, PARK BJ, TSUNETSUGUY, et al. Effect of forest bathing on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responses in young Japanese male subjects[J]. Public Health, 2011,2(125): 93-100.
[4] LI Q, OTSUKA T, KOBAYASHIM, et al. Acute effects of walking in forest environments on cardiovascular and metabolic parameters[J]. European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2011,11(111): 2845-2853.
[5] 龚梦柯, 吴建平, 南海龙. 森林环境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16(4): 44-51. [6] 陈晓, 王博, 张豹. 远离" 城嚣”: 自然对人的积极作用、理论及其应用[J]. 心理科学进展, 2016(2): 270-281. [7] 赵非一, 张浙元, 韩茨, 等. 园艺疗法干预儿童孤独症的生态学、社会学及生理学机制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15(3): 13-20. [8] 郭成, 金灿灿, 雷秀雅. 园艺疗法在自闭症儿童社交障碍干预中的应用[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11(4): 20-23. [9] 博登海默. 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M]. 邓正来, 译, 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504. [10] 刘拓, 何铭涛. 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是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结果[J]. 林业经济, 2017(2): 39-42. [11] 陶智全. 森林康养[M]. 四川: 天地出版社, 2016. [12] 雷巍娥. 森林康养概论[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6: 7. [1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M].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译.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998. [14] 田毅鹏. 地域社会学: 何以可能? 何以可为?−以战后日本城乡" 过密—过疏”问题研究为中心[J]. 社会学研究, 2012(5): 184-203. [15] 刘东升. 森林康养助推林业精准扶贫[EB/OL]. [2018-12-20] http://www.xinhuanet.com/travel/2017-06/13/c_1121133714.htm [16] 石山. 大农业战略的思考[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8: 121. [1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译.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405. [18]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 人民日报, 2017-11-19(1). [19] 林增学, 郑群明. 日本森林浴基地开发特色探析[J]. 社会科学家, 2013(6): 87-90. doi: 10.3969/j.issn.1002-3240.2013.06.021 [20] 封家平. 推进森林康养产业健康有序发展[N]. 中国绿色时报, 2017-08-30(1). [21] 张建龙. 森林康养应为" 健康中国”作出贡献[N]. 2016-12-12(1). [22] 张蕾. 发展森林康养是建设健康中国的巨大举措[N]. 中国绿色时报, 2017-06-01(3). [23] 张胜军. 国外森林康养业发展及启示[J].中国林业产业, 2018(5): 76-80. [24] 森林医学[M]. 王小平, 陈峻崎, 刘晶岚, 等, 译.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3: 序. [25] 张蕾, 黄雪丽.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成效、问题与建议[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16(4): 131-137. [26] 顾仲阳. 森林康养业, 瓶颈待突破[N]. 人民日报, 2017-01-16(17). [27] 贺东航, 孔繁斌. 公共政策执行的中国经验[J]. 中国社会科学, 2011(5): 61-79. -
期刊类型引用(3)
1. 郑旭芸,贺梅英. 来源地多元化对中国大豆进口价格的影响. 资源科学. 2024(07): 1358-1369 . 百度学术
2. 田明华,王芳,丰庆荣. 国际木质林产品价格波动对中国木质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量的影响研究.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22(01): 67-77 . 百度学术
3. 王芳,黄雨,田明华,马爽,杜磊. 国际原木、锯材、胶合板与化学木浆价格波动特征研究. 林业经济. 2021(09): 55-74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808
- HTML全文浏览量: 1287
- PDF下载量: 83
- 被引次数: 4